•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数据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RQFII A股ETF折价率全线收窄 短期负面因素有望消散
  • 直面转型阵痛 专注新产业蓝筹
  • 5家中资银行
    成香港场外结算公司创始股东
  • 施建军:永安“一对一”账户资管规模已达2.7亿元
  • 报价回购门槛悄然降低
    网上签约便可参与
  • 豆类期货显政策抗跌性 后市关注禽流感防控进展
  •  
    2013年4月9日   按日期查找
    9版:证券·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证券·期货
    RQFII A股ETF折价率全线收窄 短期负面因素有望消散
    直面转型阵痛 专注新产业蓝筹
    5家中资银行
    成香港场外结算公司创始股东
    施建军:永安“一对一”账户资管规模已达2.7亿元
    报价回购门槛悄然降低
    网上签约便可参与
    豆类期货显政策抗跌性 后市关注禽流感防控进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直面转型阵痛 专注新产业蓝筹
    2013-04-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张德良 ○编辑 杨晓坤

      

      清明小长假期间消息面偏空,周一大盘大幅低开触及2180点之后震荡回升,但依然留下一根孤岛型K线。

      站在盈利与估值的投资逻辑看当前A股,中短期内大盘已没有上涨动力。缺乏向上攻击力的时候,做空因素往往就会放大。此前,市场预期经济强复苏,从而支撑绝对低估值的传统产业股估值上台阶。然而,实体经济增长亮点并不会快于股价表现,而股市投资者是一个耐不住寂寞的群体,看到PMI持续盘旋于50附近的时候,开始猜测可能“久盘必跌”。至于主流热点的金融地产,当前静态估值低,但成长预期缺失,人们更担心现在的估值“洼地”会不会成为未来的估值“高地”。据此推测,“国五条”细则会抑制房地产投资,从而拖累全年投资增速。消费、出口同样未现清晰拐点。与此同时,资金供给也因规范影子银行等理财业务而受牵制,禽流感疫情、IPO重启预期等更加重悲观情绪。基于上述逻辑,近期二季度的券商策略观点,普遍由谨慎乐观转中性悲观。前段以为春天来了,没想到这个冬天还在延续。

      不过,虽然A股问题多多,但实现经济转型需要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它是转型的助力器。一个复杂而漫长的经济转型过程,对应的股市大体应该是大型区域震荡,与过去20年的投资选择逻辑所有不同,以前每一轮经济增长总是采取简单地通过“钢铁水泥”式的基础建设来拉动,而现在,则需要建立一个全新产业架构,并由新产业来驱动经济持续增长。现在的大盘指数成分股基本上还是以金融地产为核心的传统产业,指数波动代表的只是传统产业的估值预期。传统产业与新产业博弈之下,出现单边熊市概率不大,中周期看是大型区域震荡,长周期则会是一种慢牛行情。笔者认为,2008年的1664点和2012年1949点已成为大型区域震荡的两次重要低点。当再次接近上述区域的时候,对指数也没有必要过于悲观。对于投资人来说,我们不要拘泥于具体到哪个指数位置。此前,我也多次分析过本轮反弹的目标位置,就是触及500日均线2440点,但随后的调整时间至少需要3至6月。现在已进入这个调整整理区域。当然,相对较长的整理期间必然会有一次修复性反弹,当前正酝酿此轮反弹。

      不奢望牛市,但期待牛股。未来较长时间内的区域震荡将不断出现大牛股,当牛股规模足够大时,才会有出现行情逆转。显然,牛股必然出现于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对于我们来说,现在还缺乏能够引导产业变革催化剂。近期博鳌论坛上热议的美国页岩气革命,不管它最终是否能够推动美国制造业,但这种能源成本拐点性下降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是革命性的,对全球产业结构一定带来影响。我们有没有这类核心性的东西呢?从需求角度看,像健康产业、文化信息技术服务以及节能环保等充满想象空间;从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上,像北斗应用、4G应用还是非常明确的。虽然还缺乏牵一发动全身的产业,但围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还是潜力资源众多。

      经济转型所伴随的“阵痛”,在股市里的反映就是传统产业受冲击、新产业受支持的过程。像2012年部分大型国企出现巨亏,还有去年底以来白酒、地产和银行就先后遭遇“塑化剂”、“国五条”细则和规范银行理财产品的冲击。此外,“黑天鹅”频现。面对复杂局面,以指数指导操作的效用越来越弱,需要淡化指数,专注新产业蓝筹。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做空。

      (执业证书:S14506110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