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数据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RQFII A股ETF折价率全线收窄 短期负面因素有望消散
  • 直面转型阵痛 专注新产业蓝筹
  • 5家中资银行
    成香港场外结算公司创始股东
  • 施建军:永安“一对一”账户资管规模已达2.7亿元
  • 报价回购门槛悄然降低
    网上签约便可参与
  • 豆类期货显政策抗跌性 后市关注禽流感防控进展
  •  
    2013年4月9日   按日期查找
    9版:证券·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证券·期货
    RQFII A股ETF折价率全线收窄 短期负面因素有望消散
    直面转型阵痛 专注新产业蓝筹
    5家中资银行
    成香港场外结算公司创始股东
    施建军:永安“一对一”账户资管规模已达2.7亿元
    报价回购门槛悄然降低
    网上签约便可参与
    豆类期货显政策抗跌性 后市关注禽流感防控进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施建军:永安“一对一”账户资管规模已达2.7亿元
    2013-04-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董铮铮 ○编辑 叶苗

      

      永安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建军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永安期货“一对一”账户资管规模已达到2.7亿元,资产管理业务正在成为期货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在品种创新和业务创新的推动下,期货公司正在彻底打破原有单一经纪业务盈利模式,未来品种创新与投资咨询、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子公司等新兴业务的结合将更为紧密。

      

      资管业务正成为新利润增长点

      2012年底,包括永安期货在内的18家期货公司终于率先拿到了资产管理的牌照,这意味着中国期货业从此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施建军认为,中国目前正在形成一个统一的资产管理市场。2012年,我国的资产管理行业规模大约在28万亿人民币左右,其中银行理财约7.4万亿,基金公司3.6万亿,券商资管1.9万亿,信托资产7.5万亿,保险资产7.4万亿,且仍在不断增长中。作为市场的后进者,期货公司的参与,将填补市场上期货类资管产品的空白,满足投资者对衍生品资产配置的需求。可以说,只要期货公司找准市场切入点,充分体现其在投资工具、产品、运作模式等方面与现有资管产品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就仍有机会在中国资管市场占一席之地,尤其是在高端客户资产管理市场方面将拥有特殊优势。

      施建军表示,就永安期货而言,资产管理业务正在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且对公司整体利润贡献率有望逐步加大。“我们对资管业务备战已久,在衍生品市场上拥有成熟的投资理念和运作模式,拥有能创造良好业绩的专业人才,因此初期业务开展较为顺利。”施建军坦言,目前永安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大概是23家已获得牌照的期货公司中规模最大的,一对一账户资管规模已达到2.7亿元,客户中既有高净值自然人客户,也有力求产业资本保值增值的企业客户。“此外,公司担任投资顾问的基金专户理财产品规模也已达到1.9亿元。我们的投资策略以套利对冲为主,追求的是规避市场风险情况下的绝对收益,因此目前专户和投顾产品均运营稳定,收益良好。”

      品种创新推动经纪业务转型

      期货品种创新不断引发行业洗牌,在品种创新和业务创新的推动下,期货公司盈利模式将发生演变。施建军表示,品种创新对于期货经纪业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机构入市,品种扩容,“蛋糕”变大,期货经纪业务将迎来规模化扩张的机遇;另一方面,新的品种和投资者将对经纪业务提出更高的要求,研发、技术、业务人员的专业素养能否满足投资者需求,能否提供高附加值服务,都将面临严峻考验。未来,期货品种的创新将加速推动经纪业务转型,与投资咨询、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子公司等新兴业务的结合将更为紧密。

      “期货市场品种的完善和期货公司经营范围的拓宽正在彻底打破原有单一经纪业务盈利模式,避免重复低端佣金战,变为业务多元,盈利多元,尤其是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子公司等新业务的利润贡献将显著增加”。他表示,无论是多元经营模式还是在细分市场高度专业化的经营模式,专业人才的吸引和培养都将是决定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