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银河证券H股上市
    通过港交所聆讯
  • 深交所主办亚洲暨大洋洲
    交易所联合会第31届年会
  • 部分券商放缓资管产品步伐
    静待公募放开
  • 大市稳定与否
    还看地产
  • 装置集中检修 甲醇价格或迎反弹
  • IPO业务阻滞
    投行盯上产业并购“蛋糕”
  • 持续性地量
    昭示市场重陷低迷
  •  
    2013年4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9版:证券·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证券·期货
    银河证券H股上市
    通过港交所聆讯
    深交所主办亚洲暨大洋洲
    交易所联合会第31届年会
    部分券商放缓资管产品步伐
    静待公募放开
    大市稳定与否
    还看地产
    装置集中检修 甲醇价格或迎反弹
    IPO业务阻滞
    投行盯上产业并购“蛋糕”
    持续性地量
    昭示市场重陷低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IPO业务阻滞
    投行盯上产业并购“蛋糕”
    2013-04-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目前的并购市场主要有产业并购和借壳上市等形式,现在证监会审核过会的并购项目还是以借壳形式的居多。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产业并购将会是未来并购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

      ⊙记者 曾雯璐 ○编辑 叶苗

      

      在IPO冰封待解的同时,并购市场迎面扑来阵阵暖意。

      多位受访投行人士、PE(私募股权投资)人士向记者坦言,去年至今能够明显感受到并购开始活跃起来,业务的撮合量也比以前大了不少。“现在IPO难做,大家都盯着并购这块肉。”沪上某投行人士感叹。

      据了解,目前的并购市场主要有产业并购和借壳上市等形式,现在证监会审核过会的并购项目还是以借壳形式的居多。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产业并购将会是未来并购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兴业证券也在近期的媒体见面会上表达了投行转型将重点发展产业并购的战略。

      上海某资深并购人士告诉记者:“借壳涉及的利益面比较广,壳资源也有限,谈判成功率比较低。产业并购相对来说就容易许多。很多中小板企业都是细分行业的龙头,之前企业没有并购小企业的意识,近几年开始兴起,产业并购肯定会成为未来的主流。”

      沪上某PE人士也认为:“产业整合是趋势,而且上市的吸引力没以前那么大了,上市的估值也不会那么高了。从这点来说并购市场还是很值得期待,虽然现在来说国内并购做得不是很多。”

      而从客观因素来看,IPO的空窗确实为近期并购市场的火热提供了契机。一方面原本打算IPO的企业上市计划搁浅,于是开始主动需求壳资源,或者有被上市公司收购的意愿;另一方面投行基于收入考虑也开始重视并购业务,积极撮合,多一条赚钱的途径。“现在的情况是有不少IPO撤下来的企业开始寻求并购。最近我手头就有几单这样的项目在谈。”上述并购人士称。

      另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则表示:“现在考虑收购或者被并购的企业越来越多,其实还有个原因是最近经济形势不好,产业整合成本低,公司卖得便宜,一般是行业周期性比较强的企业,处于低增长时期。所以手里有钱的就有动力出击。另外也有PE自己想退出,跟老板说也可以考虑把公司卖了,否则触发对赌条款。动心的老板确实有。”

      而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虽然企业并购的需求和意愿较之以往有明显增强,但是真正实现并购交易的数量有限,并购市场的春天也尚未完全到来。

      上述并购人士向记者解释道:“并购市场是慢慢做大的,很难说会有一个爆发的阶段。我们只能说手头的业务量在明显增多,客户的需求也在增多,但是变成真正的交易,还是有一个比较长的撮合过程,其中有很复杂的利益博弈。短期来看,并购业务要成为投行比较重要的利润来源还不太可能。”

      PE机构对操作并购业务显得更为谨慎。沪上某PE机构人士告诉记者:“业内来看只有九鼎、鼎晖、弘毅这些大的PE机构敢做,但是也做得不多。行情不好的情况下,PE做房地产、转做二级市场的都有,还有的撤出资金回归实体经济。”

      不过上述并购人士指出:“IPO重启后借壳上市的并购可能会少一些,但是产业并购是顺应经济发展的,且不受IPO节奏的影响,还是会慢慢持续发展起来。包括帮助很多企业做一些海外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