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银河证券H股上市
    通过港交所聆讯
  • 深交所主办亚洲暨大洋洲
    交易所联合会第31届年会
  • 部分券商放缓资管产品步伐
    静待公募放开
  • 大市稳定与否
    还看地产
  • 装置集中检修 甲醇价格或迎反弹
  • IPO业务阻滞
    投行盯上产业并购“蛋糕”
  • 持续性地量
    昭示市场重陷低迷
  •  
    2013年4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9版:证券·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证券·期货
    银河证券H股上市
    通过港交所聆讯
    深交所主办亚洲暨大洋洲
    交易所联合会第31届年会
    部分券商放缓资管产品步伐
    静待公募放开
    大市稳定与否
    还看地产
    装置集中检修 甲醇价格或迎反弹
    IPO业务阻滞
    投行盯上产业并购“蛋糕”
    持续性地量
    昭示市场重陷低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持续性地量
    昭示市场重陷低迷
    2013-04-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世基投资 王利敏 ○编辑 朱建华

      

      在隔夜美股再度刷新历史新高及全球股市纷纷大涨的影响下,昨日沪市罕见地以高开10个点热情响应,但最终还是以高开低走的结局告终。尤其耐人寻味的是,昨日的成交量更是再创近期新地量621亿元,说明再多的所谓利好已经难以扭转普遍看淡的市场预期。

      人们注意到,自蛇年伊始出现开门绿后,市场逐渐走弱,但下跌初期股市还屡屡出现强劲反弹,表现在成交量上,连连出现千亿以上的日成交量。自从3月28日开出跳空大阴线后,不但始终未能补去该缺口,而且日成交量连连萎缩,近期一直在六七百亿间徘徊,昨日居然再创新低。股市有句俗话:不怕跌、不怕涨,就怕没有成交量。量能极度萎缩,说明市场的参与者再度大减员,市场重陷低迷。

      市场重现低迷的另一个佐证是,具有风向标作用的股指期货,近段时间罕见的出现持续性贴水交易。不但当月合约无论在盘中还是收盘,基本上都是贴水,更让人吃惊的是,隔月合约等也连连贴水,昨日居然出现四大合约齐刷刷通通贴水的极为罕见局面。这一现象说明了,期指交易显示:对短期、中期、长期均不看好。

      龙年尾段一度红红火火的股市,为何急转直下?有人归结为经济不好,但近日公布的官方3月份PMI为50.9,创了11个月来的新高;有人因为2月份CPI大幅上涨担心通胀再度袭来,但刚刚公布的3月份CPI仅仅为2.1,大大低于市场预期;有人从近期央行连连正回购的举措担心货币在收紧,但昨日公布的3月份新增贷款高达1万多亿,一季度新增贷款同比大增2949亿元,M2首破百万亿元;而且昨日有媒体报道,发改委近期批复7万亿新项目,为经济复苏加油。与此同时,全球股市更是高奏凯歌。A股凭什么下跌?说到底,还是因为市场预期极度向淡引发投资者信心再度低迷。

      回顾自1949点以来的这轮行情,其上涨逻辑,一是经济有望复苏的预期,二是IPO暂时搁置。后者既导致供求关系的暂时缓和,又陡增新股发行制度的大变革良好预期。从目前看,虽然此轮复苏究竟属于强复苏还是弱复苏暂无定论,但至少经济持续下滑的势头已经被制止了。所以,投资者目前预期向淡的主要焦点显然是IPO重新开闸。尽管有媒体说,新股发行很可能成为抢手货,但昨日的市场表现,事实上已经做出了明白无误的回答。

      从市场面看,虽然昨日股市高开低走,但仍然运行在年线上方,说明市场并非一无是处。而且,新一轮地产调控和严控理财产品,客观上营造了许许多多的股市后备军。所以,近期股市实际上已经面临极为有利的历史性机遇,股市完全有可能形成一二级市场共同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悲观预期如何扭转?市场信心如何恢复?无疑是对市场智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