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焦点
  • 5:焦点
  • 6:要闻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四川国栋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
    决议公告
  • 四川国栋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2013年4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A67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 A67版:信息披露
    四川国栋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
    决议公告
    四川国栋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四川国栋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2013-04-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2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1.1 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当仔细阅读同时刊载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的年度报告全文。

    1.2 公司简介

    二、主要财务数据和股东变化

    2.1 主要财务数据

    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报告期末前三年内,2010年度,公司实施了2009年度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总股本由22,776万元变更为45,552万元;2011年度,公司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13,492万股,总股本变更为59,044万元;2012年度,公司实施了2011年度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总股本由590,440,000股变更为1,180,880,000股;2012年度,公司同一控制下合并了四川国栋营造林有限责任公司。各比较期间的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按照新股本总数重新计算列报。

    2.2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2.3 以方框图描述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三、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总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12年度,公司主要经营管理情况如下:

    1、完成前期投资的高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的调试、验收工作并顺利投产

    公司集中全力完成了双流45万M3/年和南充22万M3/年高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的调试、验收工作。其中,南充22万M3/年纤维板生产线于2012年9月正式全面投产;双流45万M3/年纤维板生产线于2012年12月正式全面投产。

    2、严格成本控制,提高产品利润率

    报告期内,公司组织专门技术研发小组,通过考察借鉴和自主创新等多种手段开展了生产线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研发课题,通过加强设备管理和技术攻关,优化了生产工艺,成功推出了低密轻质板并获得客户认可,在控制、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3、加强了对产品销售市场的开拓力度

    公司现有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有四川和重庆市场,其中公司位于成都双流的一期20万M3/年纤维板生产线和二期45万M3/年纤维板生产线主要侧重于四川市场,南充22万M3/年纤维板生产线主要侧重于重庆市场。报告期内,公司新建的生产线全面投产,应对快速增加的产能,公司积极开拓人造板各领域的细分市场,包括加密板、轻质板、异形板等产品,以达到拓宽产品层次,不断巩固重点销售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目标。另外,公司还在积极开发贵州、昆明及新疆的门板基材、地板基材和家具用板市场。

    4、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报告期内,为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保证公司内控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实施的有效性,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财办会[2012]30号《关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的要求,制定了《四川国栋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方案》,对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建设相关工作、提升公司法人治理、规范化运作水平起着积极作用。

    2012年度,公司主营业务人造板实现销售收入44,832.43万元,较2011年增长68.4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7,311.6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8.94%;实现营业利润-684.7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39.22%;实现净利润437.5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9%。

    (二)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进展说明

    公司始终坚持以国际先进技术为保障,以建设产业链为前提,规模化生产为核心,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现代国际一流生产线为动力,坚持“以人造板为主业,进一步将人造板产业做大做强”的长远发展战略。

    公司于2012年年初提出了营业收入8亿元的经营计划,实际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4.73亿元。未达到经营计划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募投项目验收投产推迟,新增产能低于预期所致。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优势

    公司拥有4条中(高)密度纤维生产线,均选用德国迪芬巴赫和辛北尔康普的进口压机生产线,代表了国际先进的连续平压技术。在国际先进技术的保障下,公司目前产品规格齐全,质量稳定可靠,产品甲醛释放量可根据客户需求稳定地控制在E2或E1级标准范围内,最低可达到3mg/100g以下,低于欧洲和日本E0级环保标准,是国家E2级标准的十分之一,保证了公司和产品具有长期的竞争优势。

    2、区位优势

    四川省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高温多雨,水热条件好,是我国林木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也是国家确定发展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的重点省份,具有较为雄厚的林业基础,林木资源有可靠的保障。公司的纤维板生产线建设在四川省内,具有天然的原料供应优势。

    另外,公司的区位优势还体现在四川地区对纤维板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四川省是全国著名的家具产业基地,每年除了消化省内生产的纤维板外,仍需要从广西、福建和江西等省区大量采购。成都市著名的家具厂商有双虎家具、南方家具、掌上明珠家具、全友家具等。四大家具厂商每年的纤维板家具板材的需求量都在几十万立方米,并且已经或计划投资兴建新家具生产线,可以预计家具板材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增长。地处四川的区位优势为公司的原料供应和市场开拓奠定了基础。

    3、品牌优势

    公司于2008年被四川省经济委员会和四川省环境保护局评为全省第一批24户清洁生产试点企业之一。200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六部委发布的发改环资[2007]3420号文件认定的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中,公司是重点行业中建材行业两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

    公司的国栋牌商标于2006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12年,公司主营产品国栋牌高中密度纤维板、国栋牌强化木地板、国栋牌刨花板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名牌产品”称号。

    公司于2010年获得中品质协(北京)质量信用评估中心有限公司和中国产品质量协会颁发的国际质量信用等级证书,评估公司质量信用等级为AAA。公司于2011年被中国产品质量协会授予“国家级征信企业”和“2011年度全国质量守信企业”,并于1992年至2010年连续19年获得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荣誉称号,实现了公司销售与经营业绩、公司品牌与企业形象的大幅提升。公司2012年被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中国人造板流通联盟授予“2012中国人造板十佳诚信制造商”称号。良好的市场信誉和品牌知名度有利于促进公司的产品销售。

    4、规模优势

    公司现有4条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合计产能达到87万立方米/年,是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纤维板生产企业。公司目前单线产能达到21.75万/立方米,远远高于国内平均单线产能,并超过同行主要竞争对手。较大的规模优势使公司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进而有利于降低公司经营成本,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5、市场营销优势

    公司培养了一支经验丰富的营销队伍,建立了完善的销售激励机制和销售管理制度,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区域经销商队伍,并与重要经销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公司下属纤维板生产企业紧紧围绕四川省及重庆市布点建设,供货效率高,市场信息反馈迅速。稳固的销售队伍和销售渠道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

    6、产品结构优势

    公司可以生产厚度2.0-40mm不同规格的中(高)密度纤维板,是产品规格最齐全的纤维板生产企业之一。纤维板良好的产品结构不仅满足了市场新增的不同需求,同时也使公司得以利用薄板产品的价格优势,获取比中厚纤维板产品更高的利润。

    (四)董事会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和分析

    1、公司所处行业的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

    (1)行业竞争格局

    ①纤维板产业集中度较低,竞争激烈

    我国纤维板行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行业龙头的市场占有率不足4%,产业集中度较低。对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的资源综合利用加工生产实施增值税即征即退的税收优惠扶持政策,客观上支持了纤维板行业快速发展,同时也使得大量生产规模较小、生产设备落后和产品质量低劣的纤维板企业存在利润空间。

    ②落后生产线逐渐被淘汰

    近年来,我国的小型纤维板生产线已呈现出逐步被淘汰的趋势。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版)》将单线5万立方米/年以下的高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装置列为“限制类”建设项目,将湿法纤维板生产工艺列为“淘汰类”生产工艺装备。

    截至2011年底,全国纤维板生产线共有694条,其中采用连续平压技术的生产线仅为68条,年产能20万立方米以上的生产线仅有15条。全国关闭、拆除或停产纤维板生产线累计超过120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约320万立方米/年。全国还存在大量的纤维板生产线因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生产的纤维板产品甲醛释放量超标、质量不能达到国家标准。随着人们对健康环保产品要求越来越高,落后产能将逐步被淘汰。(数字来源: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纤维板专业委员会)

    ③产品结构性过剩,差异化产品增长空间大

    由于前几年纤维板行业产能的迅速扩张,“供不应求”的状况已成为历史,当前国内市场呈现“供求大体平衡”格局,但市场内部已开始分化,落后产能生产的产品出现过剩现象,而环保等级较高、产品质量稳定的纤维板产品仍然供不应求,利润率较高,也存在较大的增长潜力。

    (2)发展趋势

    ①纤维板需求将平稳上升,产量将继续增长

    家具制作、地板生产、复合门生产、室内装饰与装修、产品包装是纤维板应用的主要领域。据统计,2010年度我国国内消费纤维板共计3,70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了12.9%,综合平均售价为1,496元/立方米。未来五年,我国纤维板消费量仍将平稳增长,纤维板消费量占全国人造板消费量份额将维持在28%-30%之间。随着“十二五”期间保障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具有性能稳定、甲醛释放量低等优势的纤维板将进一步得到市场青睐。

    2009-2011年,纤维板产量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增长率分别达到20.02%、24.82%和27.73%,随着近年来纤维板出口量的持续增大,预计未来纤维板产量将继续增长。

    ②生产工艺由多层压机向连续平压转变

    目前,全国纤维板生产线保有量为652条,总生产能力达到3,442万m3/a,其中连续平压纤维板生产线56条,合计生产能力为817万m3/a,占总生产能力比例由2009年的18.7%上升到23.7%。

    据统计数据显示,仅2010年度,全国新投产纤维板生产线39条,新增生产能力379万m3/a,平均单线生产能力达到9.72万m3/a,其中新投产的连续平压生产线14条,占新增纤维板生产能力约57%,是自2001年以来年度投产纤维板生产线平均生产能力最大的一年,在未来几年仍将呈现单线生产能力增大的趋势。中国纤维板发展将由多层压机生产线为主逐步过渡进入连续平压为主的发展时代。(数据来源:《纤维板产业报告-2010》,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纤维板专业委员会)

    2、公司发展战略

    鉴于我国属于缺林少材的国家之一,用材林资源少、可采资源匮乏,以林区“三剩物”、次小薪材等非规格材和速生丰产林小径木等为主要原料的纤维板、刨花板取代以耗用大径级木材为原料的胶合板是一个大趋势,淘汰落后高耗设备亦是现今行业内大趋势,加上未来中国经济将会保持长期高速发展,家具行业将会保持持续的景气,公司制定了以下发展战略:

    (1)以国际先进技术为保障,以建设产业链为前提,规模化生产为核心,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现代国际一流生产线为动力,坚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坚持“以人造板为主业,进一步将人造板产业做大做强”的长远发展战略;

    (3)充分发挥公司已有的产业优势,进一步将公司产业做大做强,形成优势互补、互为渗透型的产品结构,持续提升公司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

    (4)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开拓海外市场,并努力向海外延伸生产线,进行国际化扩张,未来将公司建设成为享誉中外的国际知名企业。

    基于战略需要,公司将高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作为经营发展的重点,加大其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投入和销售渠道建设,大量引进、吸收、消化和辅以自主知识产权及强有力的科学管理,弱化低盈利、低附加值产品。充分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关注市场需求与变化,满足并力求超越顾客需求,获取投资的高回报,以回报股东和社会,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保持公司快速、健康、稳定发展,提升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

    3、经营计划

    依照公司现时各项基础、生产经营能力、潜力和未来发展计划及各项假设,结合对未来市场发展趋势的判断,公司计划在未来2-3年内,以建立和强化行业龙头地位为主旨,以科学、精细、高效的管理为手段,进一步强化企业的主业规模,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寻求新的发展契机,完善产业结构和资产结构,促进公司全面和谐发展。

    2013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收入88,000万元,营业成本控制在76,000万元,期间费用控制在10,000万元。为确保相关经营目标达成,公司将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设备改造和引进投资计划

    公司目前通过与意大利帕尔公司合作,将原秸秆板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为年产12万立方米刨花板生产线;并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建设年产50万立方米木质刨花板生产线。这一有利于强化公司在人造板领域的领先地位,使纤维板和刨花板产品形成优势互补、互为渗透的产品结构,进一步实现规模经营,持续提高人造板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2)市场营销计划

    打造企业的“营销中心”,建立科学的、适应市场发展和变化的营销体系,完善和优化现有销售渠道,在稳定现有一批优质客户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其他客户,有效提高市场占有率。另外,通过营销模式、品牌战略方面的创新,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3)人才扩充计划

    实施人才战略,搭建人才发展平台,加强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用人机制,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打破传统用人观念,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不拘一格选人用人,为公司员工创造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

    (4)盘活存量资产,继续加大对非主营业务资产的处置力度。

    公司将继续清理和处置非主营资产,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结构,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5)积极利用产业政策优势提升公司经营业绩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15号),自2011年1月1日起,对以三剩物、次小薪材和农作物秸秆等3类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生产的木(竹、秸秆)纤维板、木(竹、秸秆)刨花板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80%的政策。本公司生产的人造板被认定为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可以享受上述税收优惠。

    2010年-2012年期间,由于公司投资建设了纤维板生产线采购了较多的机器设备,公司缴纳了大额的进项税金,导致公司较长时间内未能实际享受该项税收优惠政策,也影响了公司的经营效益。

    目前,公司本部由于生产线建设而缴纳的进项税金已抵扣完毕,随着公司产能的快速增长,公司今年缴纳的增值税金额也将增加。2013年内,公司将积极争取国家的相关产业优惠政策,努力提升公司经营业绩,促进公司利润最大化。

    (6)继续完善内控实施体系,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的内控体系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按《四川国栋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方案》的规定,公司将于2014年全面完成内控体系建设。因此,2013年是公司继续完善内控体系的关键一年,公司将严格按照既定计划有序推进内控建设工作,着力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四、涉及财务报告的相关事项

    4.1 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对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公司应当作出具体说明。

    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而增加子公司的情况说明:2012年12月,根据公司与四川国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本公司以1元受让国栋集团持有的四川国栋营造林有限责任公司40%股权。2012年12月,四川鹏诚投资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营造林公司60%股权无偿转让给公司。转让完成后,营造林公司变更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由于本公司和营造林公司、四川鹏诚投资有限公司同受国栋集团最终控制,且该项控制非暂时的,故该项合并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上述股权转让于2012年12月26日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故确定本次财务报表合并的合并日为2012年12月31日。

    董事长:王春鸣

    四川国栋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4月16日

    股票简称国栋建设
    股票代码600321
    股票上市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曾莉贾雪
    电话028-86119148028-86119148
    传真028-86154162028-86154162
    电子信箱zl@guodong.cnwshijiaxue@163.com

     2012年2011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10年
    总资产3,469,456,171.332,996,176,255.7515.80%2,599,199,599.8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82,086,796.342,066,987,189.450.73%1,264,696,963.5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2,219,377.3186,829,345.71-148.62%146,597,933.68
    营业收入473,116,055.91317,659,557.5048.94%506,031,066.7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84,389.864,249,194.943.18%39,753,847.9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730,436.50-16,810,279.99-59.96%27,743,376.86
    营业利润-6,847,370.57729,049.88-1039.22%34,703,686.8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21%0.25%降低0.04个百分点3.71%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0040.0040.00%0.044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0040.0040.00%0.044

    报告期末股东总数66,709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第五个交易日末的股东总数(截至2013年4月9日)64,692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比例持股总数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
    四川国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境内非国有法人30.32%358,060,5700质押239,000,000
    天津凯石益金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境内非国有法人3.05%36,000,0000未知
    刘述林境内自然人1.54%18,183,1180未知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专用证券账户境内国有法人1.25%14,810,0000未知
    上海力利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境内非国有法人0.61%7,149,0000未知
    许青桥境内自然人0.59%7,025,2100未知
    王春鸣境内自然人0.58%6,865,5680未知
    孙平境内自然人0.46%5,400,6680未知
    杨洪芬境内自然人0.31%3,691,8000未知
    杭州锦月控股有限公司境内非国有法人0.30%3,570,0000未知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的说明上述股东中,王春鸣系四川国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四川国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王春鸣系一致行动人。除此之外,公司未知其他股东之间关联关系,也未知其有一致行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