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焦点
  • 5:焦点
  • 6:要闻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期指这三年
  • 金融机构眼中的期指三年:避险 创新 期冀
  • 三岁看大 无须“空”操心
  •  
    2013年4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5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焦点
    期指这三年
    金融机构眼中的期指三年:避险 创新 期冀
    三岁看大 无须“空”操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三岁看大 无须“空”操心
    2013-04-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平

      

      古语云:“三岁看大”。三年,对成年人只是白驹过隙,却足以让婴儿蹒跚学步、让稚童初通世事、让少年挑起重担。

      股指期货这个“新生儿”,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中仅有的金融期货品种,如今也已走过了三年。这三年,不仅仅是股指期货逐渐成为常用交易工具的三年,也是整个中国资本市场双向交易工具从无到有的三年。同时,也是部分投资者担忧“空军来袭”而不停“空”操心的三年。

      从2010年初至今,中国资本市场先后迎来了融资融券、股指期货、转融通等多项创新金融工具及业务。每个创新的问世前夜,都要接受投资者苛刻目光的洗礼。有人担忧会壮大所谓“空军”,有人恐惧“国际大鳄”会顺道前来。时光荏苒,凡此种种说法,虽至今仍未绝迹,却早已不是报章荧屏的主流。

      如今,沪深两市融券余额已从百万元规模增长至数十亿,融券标的个股扩充至500只,股指期货更是成为机构标配工具,转融通近期也启动了。A股市场虽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未能走强,但有识之士通过这三年也普遍认识到,单纯的交易工具都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构成市场运行方向的主因。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认同:股市走势有其自身运行规律,指数涨跌是宏观经济因素、政治因素、资金面因素以及投资者心理预期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事实上,担忧的人们更忽略了矛盾的两面性。无论是股指期货还是融资融券,既然是双向交易,在为看空者提供便利之时,也为做多者提供了可加大杠杆的“武器弹药”。股市本应是多空博弈的场所,股指的合理波动建立在多空充分交锋、资金自由判断的基础上。单边机制的市场原本就是不完善的,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工具实质是在还原市场本质。

      中金所提供的数据就显示,股指期货上市后,沪深300指数涨跌幅超过2%和3%的天数分别下降了54%和66%,而且波动幅度越大,降幅越明显。波动幅度在1%以内的交易日则增加了约14%。

      纵观三年的实践,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交易工具本身总是中性的,既可以阻止盲目上涨,也可以威慑盲目杀跌。当指数偏离合理的运行区间时,就会有套利力量使用这些工具,从而在客观上起到纠偏的效果。而机构更是利用股指期货提供的套期保值功能,稳定了自身头寸,减轻了市场抛压。

      正如专家所指出,与欧美金融市场创新过滥、供给过度恰好相反,中国资本市场的交易创新还远远不足。要切实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就需要继续推出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的交易工具。这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担心某种工具会单边助跌股市,既没有必要,也不合逻辑。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股指期货之外,包括国债期货、股指期权、个股期权等多种工具正在积极筹备或酝酿中,利用这些工具所构建的交易策略、交易产品、交易理念都在一日千里地发展。由此带来资本市场财富管理能力的提升,不仅使得机构投资者受益,最终也将惠及广大中小投资者。可以预见,再过三年,针对某种工具打压股市的“空”操心,恐怕也不会再有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