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传承
盛宣怀去世前立下遗嘱,60%的财富分给子孙,其余40%注入家族永久性产业基础“愚斋义庄”。分给子孙的大多是现钱和一些可以当即变现的资产,而注入家族义庄的则是可以生利的不动产。名义上资助盛氏一族的贫弱者,实际上不失为保持家族财富的一门捷径。这与今日港澳富豪设立基金会传承财富的行为有异曲同工之妙
⊙杜博奇 ○主持 于勇
晚清一代,盛宣怀获取财富的方式可谓无人能出其右,传承财富的手段也算得上深谋远虑。
盛宣怀的财富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各企业股权,二是地皮、庄园等不动产,三是当铺以及账上现金。除此之外,还有一笔不能不提的财富,那便是耗费他无数心血的藏书楼。
盛宣怀生平有两大嗜好,一是收藏图书,二是整理档案。或许由于父亲盛康喜欢收集书籍档案的缘故,盛宣怀对此也抱有极大的热忱,亲自整理日记、书信与手稿,精细到每一笔钱款,每一项活动,都会记录在案,甚至夫人责备他纳妾的家书也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盛宣怀虽然八股文做得不好,却是一个爱书之人,做官办企业去过不少地方,每到一地,少不了购置一批图书,天长日久积累了大量珍贵书籍,加上越积越多的档案,便决定专门建一所藏书楼。盛宣怀自号“愚斋”,便以此命名藏书楼,就建在上海凤阳路,如今长征医院那里。
关于盛宣怀爱书有一个段子。著名文人王韬在上海与盛宣怀结成莫逆之交。有一次,王韬想刻书,却苦于无钱,便写信给盛宣怀述说困境。盛宣怀让他在自己的企业挂个名,领一份工资,这样就有钱写书,此外还拿出500两银子送给王韬,让他刻书。可是没几个月,王韬又写信求助,原来这笔钱被一个风尘女子骗走了,只得厚着脸皮再次向盛宣怀求助。盛宣怀也不计较这些,照旧送上一笔银钱。反而是王韬过意不去,特地物色了一个妙龄女子送给盛宣怀做妾。
辛亥革命爆发伊始,盛宣怀因倡导铁路国有成为众矢之的,时人皆称“非诛盛宣怀不足以谢天下”。盛宣怀为避祸害远赴日本。如此窘境居然不坠读书兴致,“常赴公园各图书馆博览群籍”,叹为观止之余,激起一番豪情,不仅在日本大肆购书,还专门汇款给居留上海的友人,“以四万元为度,专买未见之书”。至于这些书的去处,自然是保存到盛宣怀的藏书楼。
愚斋藏书楼藏书十余万卷,盛宣怀本意是“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不想被子孙捐给民国政府,由私产变为公产,后来又被分给圣约翰大学、上海交大三所学校,不知盛宣怀九泉之下作何感想。
至于盛宣怀的田庄、地皮、股权和真金白银,则被他巧妙地传承给后人。盛宣怀有六房妻妾,八个儿子,去世前立下遗嘱,60%的财富分给子孙,其余40%注入家族永久性产业基础“愚斋义庄”。分给子孙的大多是现钱和一些可以当即变现的资产,而注入家族义庄的则是可以生利的不动产。名义上资助盛氏一族的贫弱者,实际上不失为保持家族财富的一门捷径。要知道,现金总有用光花完的一天,而田产、当铺、地皮通过义庄的形式保存下来,由族人共同经营,避免财产分割,或者被不肖子孙败坏,与今日港澳富豪设立基金会传承财富的行为有异曲同工之妙。时人对盛宣怀此举如此评价:“自为财主,亦欲世世子孙皆为财主”。
流亡日本实乃盛宣怀平生最大变故,尽管将华盛纺织厂等企业改到香港注册,以便获得英国政府的保护,仍未摆脱查抄资产的厄运,归国后“田园荒芜,家产损失,人欠我者,无可讨索;我欠人者,刻不容缓,所谓穷得一干二净”。盛宣怀四处奔走、上下打点,累计报效500万两白银,花了三年时间才将被没收的资产追讨回来。或许正因为失而复得,更觉弥足珍贵。
夺回资产之后,盛宣怀被疾病困扰,意志消沉,书画自娱,最终于1916年4月27日病逝上海。下葬那天,十六人抬着盛宣怀灵柩,行至大马路换做六十四人大杠,送葬队伍一路浩浩荡荡,引来上海半城市民围观追随,蜿蜒三里之遥,走了整整一下午,可谓备极哀荣。
靠着盛宣怀的声名、余威和财富,盛氏在上海滩照旧过着潇洒浮华的生活,盛宣怀子孙之贤者仍在汉冶萍、招商局等企业任职,通过与其他豪门望族缔结婚姻,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