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特别报道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A117:信息披露
  • A118:信息披露
  • A119:信息披露
  • A120:信息披露
  • A121:信息披露
  • A122:信息披露
  • A123:信息披露
  • A124:信息披露
  • A125:信息披露
  • A126:信息披露
  • A127:信息披露
  • A128:信息披露
  • A129:信息披露
  • A130:信息披露
  • A131:信息披露
  • A132:信息披露
  • A133:信息披露
  • A134:信息披露
  • A135:信息披露
  • A136:信息披露
  • A137:信息披露
  • A138:信息披露
  • A139:信息披露
  • A140:信息披露
  • A141:信息披露
  • A142:信息披露
  • A143:信息披露
  • A144:信息披露
  • A145:信息披露
  • A146:信息披露
  • A147:信息披露
  • A148:信息披露
  • A149:信息披露
  • A150:信息披露
  • A151:信息披露
  • A152:信息披露
  • A153:信息披露
  • A154:信息披露
  • A155:信息披露
  • A156:信息披露
  • A157:信息披露
  • A158:信息披露
  • A159:信息披露
  • A160:信息披露
  • A161:信息披露
  • A162:信息披露
  • A163:信息披露
  • A164:信息披露
  • A165:信息披露
  • A166:信息披露
  • A167:信息披露
  • A168:信息披露
  • A169:信息披露
  • A170:信息披露
  • A171:信息披露
  • A172:信息披露
  • A173:信息披露
  • A174:信息披露
  • A175:信息披露
  • A176:信息披露
  • A177:信息披露
  • A178:信息披露
  • A179:信息披露
  • A180:信息披露
  • A181:信息披露
  • A182:信息披露
  • A183:信息披露
  • A184:信息披露
  • A185:信息披露
  • A186:信息披露
  • A187:信息披露
  • A188:信息披露
  • A189:信息披露
  • A190:信息披露
  • A191:信息披露
  • A192:信息披露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3年4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A72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 A72版:信息披露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3-04-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下转A71版)

      2012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

    1.1 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当仔细阅读同时刊载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的年度报告全文。

    1.2 公司简介

    二、 主要财务数据和股东变化

    2.1 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2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2.3 以方框图描述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三、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全球经济持续放缓,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国内经济错综复杂。公司积极采取"夯实基础、调整结构、确保增长"的生产经营策略,按照年度经营计划,狠抓产品质量提升,以品牌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产品销量同比有所提升,经营情况回升向好,各个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各项管理工作稳步提升,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经营效益进一步提升,不仅实现了2012年经营业绩的稳健增长,而且核心竞争力与行业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2012年,公司共销售各类塑料产品(含贸易品)90.31万吨,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仍较上年同期增长15.12 % 。

    (一)2012年度经营业绩概况

    2012年是公司产销再创历史新高、主营业务经营再上新台阶的一年,也是公司成立以来股东分红最高的一年(注:2012年6月4日,公司实施了2011年度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送红股3股(含税)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3股的分配方案)。公司按照年度计划,继续聚焦化工新材料主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研发实力,强化资源整合,加强市场营销、质量管理、环境保护、内控建设等工作,取得了不俗业绩。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22.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实现营业利润7.80 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8.58%(主要因为公司上年同期出售长沙高鑫房地产有限公司75%股权产生投资收益21,497.26 万元,剔除该因素影响,公司实现的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41%);基本每股收益为0.30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21%,主营业务产品综合平均毛利率17.56%,同比下降1.06个百分点。

    2012年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0亿元。截止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126.92亿元,负债总额为46.3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计78.24亿元,资产负债率(母公司数据)为35.76%。

    (二)2012年主要工作回顾

    1、实施增发2.5亿股A股,有序推进募投项目建设

    2012年2月,公司圆满完成公开增发2.5亿股人民币普通股,5大募投项目共募集资金总额31.58亿元,募集资金净额近30亿元,充裕的发展资本金,必将助推公司在"十二五"期间发展壮大起来。

    年产80万吨环保高性能汽车用塑料生产建设项目、年产10万吨新型免喷涂高光ABS生产建设项目、年产10万吨环保高性能聚碳酸酯及其合金生产建设项目、年产8万吨高强度尼龙生产建设项目、年产15万吨再生塑料高性能化技术改造项目5大募投项目在报告期内按原定计划如期推进,进展顺利。

    2、扎实推进营销管理,市场发展稳步提升。

    面对艰难的经济环境和严峻的市场状况,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营销队伍的区域配置,强化华北、华东地区营销力量,实现国内市场的合理布局,为扩展市场领域、扩大产品销量打下坚实基础,稳步拓展国际市场;建立健全客户分类管理、产品分级管理以及大客户管理,实现差异化营销,完善售后服务,不断增强品牌竞争力。2012年,公司总共销售改性塑料产品66.35万吨(不含贸易品),同比2011年增长7.24%。

    2012年,我国汽车产销1927.18万辆和1930.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和4.3%。随着公司车用改性塑料技术实力的提升和市场拓展力度的增强,在国内汽车销量较上年同期仅增长不到 5%的增速的情况下,公司车用材料销量较上年增长了 25%左右,远远高于汽车行业发展增速,市场拓展成果显著,强化了公司车用材料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优势地位。

    耐高温尼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等新产品得到市场认同,产品销量实现大幅提升。

    此外,公司在新市场、新客户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智能卫浴、净水器、工程机械等新领域用改性塑料呈现较快增长,新客户群数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0%以上,新客户拓展取得长足发展。

    3、深化技术管理,竞争实力持续增强

    在大力发展高性能改性塑料的基础上,依托一流的创新平台和创新人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降低成本为切入点,解决产业发展瓶颈,增强技术转化率,提升技术应用价值,进一步强化技术研发对公司整体竞争力的贡献。

    组建先进成型研究实验室,在以塑代钢、特种工程塑料应用研究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并有部分产品大幅应用于特种车辆、重型工业、交通运输等行业,有效促进新行业新领域的业务拓展。

    在知识产权方面,2012年共申请发明专利188项,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02项,公司年授权发明专利数首次突破100项大关,公司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斐然的荣誉和成绩:

    (1)母公司

    2012年2月,金发科技获"第一届广州市专利奖实施效益奖";

    2012年2月,金发科技获"第一届广州市专利奖优秀奖";

    2012年3月,金发科技被评为"广州市首批认定总部企业";

    2012年3月,"汽车用高性能环保聚丙烯关键技术的开发"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2年4月,金发科技被评为"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

    2012年5月,"汽车用高性能环保聚丙烯关键技术的开发"获"广州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2年6月,金发科技被评为"广州市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2012年6月,金发科技党委被评为"全国创新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2年10月,金发科技被评为"广州市民营企业地方经济社会贡献优秀企业";

    2012年11月,公司自主研发的"半芳香族聚酰胺及其低废水排放量的制备方法"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2012年11月,公司自主研发的"高韧性填充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2012年12月,公司自主研发的"汽车用高性能环保聚丙烯材料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成果被评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2年12月,金发科技被评为"广州十大诚信企业";

    2012年,"先进高分子材料合成及加工应用关键技术"项目被列入"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重大专项;

    2012年,金发科技被评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企业";

    2012年,金发科技被评为"全国轻工卓越绩效先进企业";

    (2)上海金发

    2012年5月,"汽车用低挥发改性聚丙烯"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立项。

    2012年5月,"节能照明用环保阻燃增强PBT产业化"获国家火炬计划立项。

    2012年7月,上海金发通过"上海市创新型企业"复审。

    2012年8月,"高强高韧型尼龙复合材料" 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2012年8月,上海金发获"2012上海企业100强"荣誉称号。

    2012年11月,"半芳香族聚酰胺及其低废水排放量的制备方法"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2012年11月,"高韧性填充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2013年1月,上海金发荣获"2012上海市优秀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2013年1月,上海金发荣获"2012青浦区纳税100强"称号。

    (3)绵阳长鑫和绵阳特塑

    2012年,绵阳特塑荣获"绵阳市高新区2012年度工业经济发展先进企业"。

    2012年,绵阳长鑫荣获"绵阳市高新区2012年纳税先进企业"。

    2012年12月,绵阳长鑫"年产10万吨环保高性能汽车用塑料技术改造项目"列为四川省第二批战略新兴产业项目;

    2012年12月,绵阳长鑫"年产10万吨环保高性能聚丙烯及其合金材料生产线项目"列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战略性新兴产品计划;

    (4)天津金发

    2012年4月,天津金发的"环保新型耐划伤免喷涂高光ABS"项目被列为天津市滨海新区经信委的工业技改及工业园区建设专项项目;

    2012年5月,天津金发被评为天津港保税区百强企业;

    2012年10月,天津金发被天津市知识产权局认定为2012年度天津市专利试点单位(创造类);

    (5)江苏金发

    2012年,江苏金发"年产10万吨环保高性能聚碳酸酯及其合金生产项目"获2012年中央投资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立项。

    2012年,江苏金发被认定为"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

    4、变革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发展后劲十足

    通过创新和优化薪酬绩效体系,不断提升员工薪酬满意度,增强公司薪酬竞争力。通过任职资格体系应用及项目推广、胜任素质模型推广应用项目,不断加强人才培养,逐步建立健全各岗位职业发展通道,并应用到薪酬设计体系,实现了职业发展与激励机制的创新。依托E-learning网络培训平台,实现了培训方式和培训考核的创新,建立了更加全面、系统的培训体系。全面实施干部轮岗与竞岗制度,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了管理干部综合管理能力。

    5、产能大幅提升,节能减排成效突出

    为完善公司在国内东南西北生产基地的布局,贴近市场和客户,不断提高快速反应速度,满足客户需要,公司加快建设天津、昆山生产基地,并扩大西南绵阳基地,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以突破产能瓶颈为目标,推动实施LFT技改项目并取得积极进展。通过电磁加热节电改造使机台加热耗电量节电率达到63%,单台设备每月节省电费约7000元。实现了特殊订单的柔性化小批量化生产,拓展了新产品开发和量产的瓶颈,每年增加2000余吨新产品的订单。通过防护和HSE改造,解决了超导炭黑和碳纤维改性塑料的实验和量产一体的制造能力。

    (一) 主营业务分析

    1、 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 收入

    (1) 驱动业务收入变化的因素分析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22.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012年,我国汽车产销1927.18万辆和1930.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和4.3%。随着公司车用改性塑料技术实力的提升和市场拓展力度的增强,在国内汽车销量较上年同期仅增长不到 5%的增速的情况下,公司车用材料销量较上年增长了 25%左右,远远高于汽车行业发展增速,市场拓展成果显著,强化了公司车用材料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优势地位。

    耐高温尼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等新产品得到市场认同,产品销量实现大幅提升。

    此外,公司在新市场、新客户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智能卫浴、净水器、工程机械等新领域用改性塑料呈现较快增长,新客户群数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0%以上,新客户拓展取得长足发展。

    (2) 以实物销售为主的公司产品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3) 新产品及新服务的影响分析

    继续抓好完全生物降解塑料、耐高温尼龙材料、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新产品的产业化,扩大产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4) 主要销售客户的情况

    3、 成本

    (1) 成本分析表

    单位:元

    (2) 主要供应商情况

    4、 研发支出

    (1) 研发支出情况表

    单位:元

    股票简称金发科技股票代码600143
    股票上市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宁红涛谭国标
    电话020-66818881020-66818881
    传真020-66818881020-66818881
    电子信箱ninght@kingfa.com.cntanguobiao@kingfa.com.cn

     2012年(末)2011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10年(末)
    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前
    总资产12,692,363,125.3410,201,798,628.3410,162,636,435.7124.419,321,438,575.189,358,491,783.6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823,862,961.454,524,216,883.714,497,054,691.0872.933,449,267,277.683,418,227,371.3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0,181,681.36482,968,784.31473,058,497.53-58.55580,576,113.32574,520,508.67
    营业收入12,240,148,304.1011,546,969,240.7711,546,969,240.776.0010,242,325,274.4310,242,325,274.4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6,840,240.11954,077,870.36955,195,397.08-18.58578,330,644.80578,290,738.4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59,434,188.44673,668,607.70674,786,134.42-2.11485,245,729.14485,245,729.14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8523.6724.20减少12.82个百分点17.4818.03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300.430.68-30.230.260.41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300.420.67-28.570.220.41

    报告期股东总数59,976年度报告披露日前第5个交易日末股东总数62,462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比例(%)持股总数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
    袁志敏境内自然人17.13451,323,366 
    宋子明境内自然人9.90260,755,838 质押94,000,000
    熊海涛境内自然人6.03158,855,360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境内非国有法人4.04106,328,762 
    夏世勇境内自然人3.4991,935,544 
    李南京境内自然人3.4290,169,754 
    中国工商银行-诺安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其他2.7171,277,867 
    广州诚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境内非国有法人2.1857,385,999 
    熊玲瑶境内自然人1.8247,938,214 
    中国工商银行-诺安价值增长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其他1.1831,025,632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第一大股东袁志敏先生与第三大股东熊海涛女士系夫妻关系;第八大股东广州诚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由袁志敏先生和熊海涛女士投资设立;第三大股东熊海涛女士与第九大股东熊玲瑶女士为姑侄关系;第七大股东中国工商银行-诺安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与第十大股东中国工商银行-诺安价值增长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同属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基金。未知其它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也未知其它股东是否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科目本期数上年同期数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12,240,148,304.1011,546,969,240.776.00
    营业成本10,068,016,569.869,392,519,551.707.19
    销售费用391,099,954.27446,731,084.71-12.45
    管理费用788,484,330.58694,422,029.8913.55
    财务费用186,970,111.43218,695,118.19-14.5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0,181,681.36482,968,784.31-58.55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63,477,567.19-696,110,185.259.68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86,315,043.93-187,995,934.31-1,050.19
    研发支出498,105,234.06425,331,663.2317.11

     本期数量上年数量本期金额较上年同期变动比例
     生产量销售量生产量销售量生产量变动比例(%)销售量变动比例(%)
    其它产成品105,221.25100,226.0196,171.1795,715.409.414.71
    塑料合金38,022.1537,086.1735,275.7734,398.617.797.81
    增强树脂131,253.11132,914.17124,383.97123,351.245.527.75
    增韧树脂198,223.33197,281.29181,903.37181,188.228.978.88
    阻燃树脂195,253.20196,019.99185,317.90184,076.745.366.49
    合计667,973.04663,527.63623,052.18618,730.217.217.24

    客户名称营业收入总额占公司全部营业收入的比例(%)
    TCL王牌电器(惠州)有限公司193,156,918.791.5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124,287,486.911.02
    东莞好景塑胶制品有限公司99,894,341.560.82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99,114,145.190.81
    延锋彼欧(上海)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96,966,409.060.79
    合 计613,419,301.515.02

    分行业情况
    分行业成本构成项目本期金额本期占总成本比例(%)上年同期金额上年同期占总成本比例(%)本期金额较上年同期变动比例(%)
    塑料行业直接材料7,378,162,308.9892.526,818,876,903.4992.608.20
     直接人工72,903,712.640.9177,820,271.991.06-6.32
     制造费用523,841,917.406.57466,550,637.486.3412.28
     合计7,974,907,939.02100.007,363,247,812.96100.008.31

    供应商名称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额的比例(%)
    第一名供应商824,840,886.377.40
    第二名供应商533,801,150.514.79
    第三名供应商451,317,477.814.05
    第四名供应商373,154,184.473.35
    第五名供应商356,908,822.293.20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2,540,022,521.4522.79

    本期费用化研发支出498,105,234.06
    研发支出合计498,105,234.06
    研发支出总额占净资产比例(%)6.18
    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