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研究·市场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艺术资产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A117:信息披露
  • A118:信息披露
  • A119:信息披露
  • A120:信息披露
  • A121:信息披露
  • A122:信息披露
  • A123:信息披露
  • A124:信息披露
  • A125:信息披露
  • A126:信息披露
  • A127:信息披露
  • A128:信息披露
  • A129:信息披露
  • A130:信息披露
  • A131:信息披露
  • A132:信息披露
  • A133:信息披露
  • A134:信息披露
  • A135:信息披露
  • A136:信息披露
  • A137:信息披露
  • A138:信息披露
  • A139:信息披露
  • A140:信息披露
  • A141:信息披露
  • A142:信息披露
  • A143:信息披露
  • A144:信息披露
  • 经营转型卓有成效 综合实力取得新突破
  • 上海证券报·2013年第二季度大宗商品调查报告显示——商品景气度大幅下滑 市场弥漫做空情绪
  •  
    2013年4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A6版:研究·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6版:研究·市场
    经营转型卓有成效 综合实力取得新突破
    上海证券报·2013年第二季度大宗商品调查报告显示——商品景气度大幅下滑 市场弥漫做空情绪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海证券报·2013年第二季度大宗商品调查报告显示——商品景气度大幅下滑 市场弥漫做空情绪
    2013-04-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由上海证券报近期对16家期货公司研发部门负责人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基于对宏观经济环境偏中性、美元指数上涨以及商品基本面普遍疲软的预期,机构对市场看法相对悲观,超半数的机构认为二季度大宗商品景气度一般。在这种氛围下,二季度做空大军声势浩荡,被看空的品种直线上升,有色金属、油料油脂最受空头关注;多头阵营则显得势单力薄,粮食期货勉强获得多头青睐。另外,一季度被市场追捧的建材系期货也在二季度骤然失宠。⊙记者 黄颖

      16家受访金融机构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长江期货、国元期货、永安期货、东亚期货、方正期货、南证期货、时富金融、上海中期、倍特期货、宝城期货、申银万国期货、新湖期货、银河期货、美尔雅期货、金石期货、新世纪期货。

      在此表示感谢!

      商品景气度大幅下降

      1、商品基本面疲软拖累

      调查结果显示,与一季度相似,基本面将成为二季度影响商品市场走势的最关键因素。由于多数商品的基本面均较为疲软,在很大程度上将抑制二季度商品走势。

      在16家机构中,有8家机构认为“商品基本面”是二季度对商品市场波动影响最大的因素,占比由一季度的37%上升至50%。此外,25%的机构投给了“国内政策的影响”,19%的机构投给“全球宏观经济的影响”,有1家机构选择了“其他”。

      代表性观点称,多数商品的基本面疲软,决定了商品二季度将维持弱势。有色金属方面,铜铝锌铅等库存不断攀升,供应压力持续增大。石化品方面,虽然原油逆势反弹,但由于下游需求不佳,国内PTA、塑料、PVC等品种难以跟涨。建材方面,随着地方版房地产调控细则的出台,二季度地产项目开工将受冲击,螺纹钢、焦炭、玻璃等建材系期货的上行空间有限。农产品方面,3月28日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报告给农产品带来致命性利空,报告预计今年美国的玉米和小麦播种面积将高于预期,预计大豆播种面积仍是有史以来的第四大种植面积。

      2、美元指数上涨预期强化

      受访机构普遍认为,二季度美元指数将呈现上涨态势,而美元指数的上涨将对大宗商品形成一定打压。

      在16家受访机构中,有9家认为将二季度美元指数将上涨,占比约60%。另外,4家认为将横盘,2家认为将下跌,1家未投票。该结果与上一季度相似,63%的机构认为一季度美元指数将上涨。

      代表性观点包括:第一,目前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近乎零水平,当前还没有任何通胀抬头苗头。美联储理事曾表示,如果美国经济增速持续加快,且就业状况进一步好转,那么美联储将有可能最早从今年年底起逐步缩小当前量化宽松措施的购债规模。第二,欧元区债务问题和经济前景黯淡令人忧虑。今年意大利经济萎缩程度可能会低于预期,欧元受意大利政局不稳拖累。德国3月PMI下降至48.9,远低于市场预期;法国3月PMI创2009年3月以来新低。通过欧美局势的对比,可以预计,美元有理由出现中期强势的格局。

      3、输入型通胀影响有限

      受访机构普遍认为,目前各国央行的“放水”行为难以全面推升全球商品价格,由此给国内造成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也有限。

      近期,各国央行纷纷采取货币宽松政策刺激经济,一般而言,流动性充裕将有助于推高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不过,调查显示,机构普遍认为,央行“放水”并不会大幅推高全球商品价格。在16家受访机构中,有15家机构认为央行“放水”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推升幅度有限;仅有1家认为将大幅推升全球商品价格。

      认为“推升幅度有限”的代表性观点包括:一是全球陷入流动性陷阱,量化宽松对实体经济推动的边际效益递减,对大宗商品形成潜在威胁;二是国内各类商品显性和隐性库存高企,下游需求还未能有效恢复;三是美元被动走强是央行放水的结果,也将抑制大宗商品进一步上涨。

      与此同时,调查结果还显示,69%的机构预测,输入型通胀对国内大宗商品的推升幅度有限;25%的机构认为,输入型通胀难以发生;仅有1家机构认为,输入型通胀将大幅推高国内商品价格。

      代表性观点认为:一是国内对输入型通胀已有警惕,尽管海外央行频频实施量宽,但国内的货币政策却相对中性并略有偏紧;二是国内今年经济复苏较弱,实体企业大量进口和投机需求有限,需求不振也决定了输入型通胀对国内商品的推升幅度有限;三是国内输入性通胀产品主要是农产品和原油,而今年全球农产品产量增长,若没有异常气候灾害的话,农产品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原油则因全球高库存,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狂欢的空头

      1、空头冠军:有色金属,库存持续攀升

      在宏观经济环境难以回暖的预期下,业内集体看淡二季度商品市场的表现,空头力量显得尤为“猖獗”。

      调查结果显示,有色金属成为二季度机构最看空的商品种类,有7家机构选择看空有色金属,占比达44%;有6家机构看空油料油脂品种,占比达38%。而机构在一季度最为看空贵金属,其次是油料油脂和软商品。

      在有色金属中,铜是最遭机构看空的商品。有8家机构选择二季度做空铜,5家选择做空铝,4家选择做空铅,3家选择做空锌。

      看空有色金属的代表性观点包括:第一,中国需求并未显著复苏。3月制造业PMI数据为08年以来最差水平,国内经济目前仅仅维持弱复苏状态。第二,全球库存不断上升。伦铜和沪铜库存均在上升之中。第三,全球供应维持增长格局。1-3月全球铜供应正如之前预计的一般,不断增加。第四,全球经济并未呈现强劲复苏。美国经济目前维持弱复苏阶段,欧洲经济依然低迷,中国经济也并未出现大幅度提升。

      2、空头亚军:油料油脂,下游需求不振

      在本季调查中,油料油脂继续蝉联机构最看空品种的亚军。在一季度调查中,共有6家机构投选油料油脂,使其成为被机构看空的第二大商品种类。与之相似,本次也有6家机构选择二季度做空油料油脂。

      细分品种来看,6家机构认为二季度应做空豆粕,而在上个季度,豆粕也以8票当选为一季度最应做空的品种;另有5家机构认为二季度应做空豆油;此外,还有有3家机构选择做空了大豆、菜籽和菜粕。

      看空油料油脂的代表性观点有:首先,二季度为南美大豆出口高峰期,国内大豆价格将呈现季节性的回调。其次,生猪养殖的亏损或导致市场对饲料需求下降,令豆粕等油料价格承压。另外,油脂库存远高于往年同期水平,且下游消费刺激有限,也难迎反弹。

      3、空头季军:贵金属、能源化工、黑色金属

      二季度空头榜季军出现“三足鼎立”局面,贵金属、能源化工和黑色金属共同跻身第三名,再度显示二季度唱空力量不可小觑。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各有3家机构投票给黑色金属、能源化工和贵金属,做空热情较为高涨。而在一季度,能源化工和黑色金属分别夺下机构最看多商品种类的第一和第二名。

      看空贵金属的代表性观点有:第一,最新美联储纪要透露数位委员支持年底结束QE。市场预期,随着美国经济转好,美联储结束QE、收缩资产负债表规模是必然趋势。第二,2月以来,黄金ETF持仓出现了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资金流出活动,ETF的操作风格暗示市场可能认为黄金的长期上涨趋势已经终结。第三,近期各大投行普遍下调金价预期。

      看空能源化工的观点主要有: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预期以及三大能源机构不约而同下调需求增长,对原油价格形成明显的压制,整个二季度原油恐将震荡走低。在“龙头”品种原油弱势的拖累下,国内能源化工品种亦难独善其身。

      看空黑色金属的观点有:一是目前国内粗钢产量依然居高不下;二是实体经济弱势复苏,下游需求旺季不旺;三是流动性最高点已现,制约钢价上行。因此,二季度钢材等黑色金属或将维持震荡下行的走势。

      

      凤毛麟角的多头

      与“人多势众”的空头力量相比,二季度的多头力量显得底气格外不足。看多者似乎有些“勉强”,更有一家受访机构在作答“最看多的商品种类”时表示:“太难选择,基本都是看空的,只能矮子里面挑高子。”

      调查结果显示,玉米、小麦、早籼稻等粮食期货成为机构二季度最看多的商品种类。有5家机构看多粮食期货的表现。而在一季度,能源化工、黑色金属和粮食期货分别占据做多“前三甲”。如今,粮食期货从季军一跃成为冠军。

      机构普遍认为,今年二季度粮食期货的基本面利多因素相对较多。其中,7家机构选择了“粮食(玉米、小麦、早籼稻)”。而上一季度的结果显示,机构认为一季度能源化工的基本面利多因素最多,占比近60%。

      看多粮食期货的代表性观点认为,受国家收储托市政策的支撑,未来粮食期货应该存有一定反弹空间。

      在粮食期货中,玉米是最被看多的品种。有4家机构选择认为,二季度应做多玉米。

      看多玉米的代表性观点认为,因有国家收储托底,玉米易涨难跌。目前国家每天收储的玉米量达30-40万吨,而收储后不会马上放粮,因此市场会出现阶段性供应紧张,这将使玉米出现阶段性上涨行情。不过,从整体来看,今年饲料需求和深加工需求依然不振,因而玉米大涨的概率不大。

      

      “建材热”明显降温

      受宏观经济弱复苏的影响,大多数商品因需求不振而难有起色;而建材系期货却受益于“城镇化预期”,其下游需求似乎更有保障。但是由于“城镇化”短期难见效,建材系期货也在二季度失色不少。

      今年一季度,城镇化建设主题催生建材类期货看多预期,螺纹钢当选一季度大宗商品的多头“人气王”。

      然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12家机构认为,城镇化预期只能带动二季度国内商品需求小幅回暖,占比高达75%,显示建材系期货的看多热情有所降温。另外,还有3家机构认为需求基本不变,1家机构认为需求将更加萎靡,没有1家机构认为需求将大幅增加。

      代表性观点认为,首先,国家政策对房地产调控的力度有增无减,且反复强调“城镇化并非造城”,这无疑从政策层面上抑制了炒作建材系期货的空间。另外,“煤-焦-钢”产业链整体步入供需失衡、库存高企的弱周期,而玻璃、PVC也将面临同样的压力。因此,建材期货的上涨空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