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艺术资产
  • 9:开市大吉
  • 10:专版
  • 11:专版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私募
  • A16:基金·人物
  • 望Libor 想Shibor
  • 重启改革激活内需才是中国当务之急
  • 股市欲圆中国梦 请先根治两顽症
  • 4S店的维保“黑洞”
  • 外论一瞥
  • 退出,也是一种战略
  •  
    2013年5月6日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观点·专栏
    望Libor 想Shibor
    重启改革激活内需才是中国当务之急
    股市欲圆中国梦 请先根治两顽症
    4S店的维保“黑洞”
    外论一瞥
    退出,也是一种战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退出,也是一种战略
    2013-05-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志浩

      张志浩

      企业主该在什么时候考虑退出? 如果这是一道选择题,在如下四个选项中,你会选哪一项?

      A :企业发展势头很好,行业也处于上升期,企业的生意很好,甚至有忙不过来的感觉。

      B: 经过若干年发展,企业在业内已经具有一定影响力、经营和利润都趋于稳定。

      C: 尽管这两年生意还不错,但感觉随着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企业可能在未来遭遇发展瓶颈。

      D:企业经营已遭遇了一些困境,盈利能力下降。

      很多人会选择C。很多企业主认为,在预见即将到来的危机时,应该为此有所准备。但笔者认为,企业主在B 阶段就应未雨绸缪,考虑企业下一阶段的发展战略了。而事实上,很多企业主的选择是D。只有到了这一阶段,他们才开始忙着寻找战略伙伴,或者寻求外脑帮助,以求得一剂良方。因为他们总是认为退出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决策。尤其对于第一代创业者来说,若不是企业难以为继,是不会轻易谈退出两字。

      笔者认为,出售应该是一个相对比较早可以考虑的决策。这个决策,可贯穿在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中,任何一个阶段,只要价格合适,都可以是退出的良机。

      中国的企业主不愿意谈退出,是因为很多企业主都有家长心态,把企业看成是孩子。尤其很多第一代企业家,会骄傲地说“我的企业就像是我的另一个孩子”。这种说法并不合适。家长是不可以退出的,而企业主则随时可以退出。

      当预见企业的生命周期快进入尾声的时候,企业的股东就该认真考虑退出。其实,从大的层面上讲,发展是一种战略考量,退出也是一种战略考量。只不过很多中国企业家往往忽视这一点,甚至把退出作为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一种选择。

      所有的经营行为,本质上而言,都应该看成是一种投资行为。既然是投资行为,其根本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在任何阶段,如果达到了利益的最大化,都可以考虑退出,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时间,都有可能实现利益最大化。退出的时间节点,不应该放在预见企业即将走下坡路的时候。彼时,企业的定价能力和交易环节都会受到很大压力。企业主应该在企业即将进入成熟期或者已进入成熟期的时候就考虑退出,那其实是一个比较好的时间节点。

      在欧美的医药领域,“退出”是一种常态。在美国,很多中小型医药公司专注于上市前的研发。这些公司开发一种新药,从临床前的研发一直做到临床一期或者二期。而通常在这个时候,大量的交易发生了。绝大多数中小型医药研发企业,会选择在这个阶段把这种新药的研发成果卖给大型制药公司,而后者则去做最后的临床三期并且使之商业化。

      新药研发的临床二期阶段,是个非常好的退出节点。这个时候,盈利的曙光已经出现,研发型企业的定价能力很高,但是后续的投入和风险更大。因此,对于研发型企业来说,提前锁定收益,规避后续的投入和风险是明智的选择。对于一种新药来说,后续的风险跟前期的风险完全不同。前期的风险在于是否能研发成功,而后期的风险更多在于从临床研究到商业化的风险,包括很多市场营销的风险。显然,医药研发类企业的优势在于研发,而大型医药公司的最大优势在于资本和市场。两类不同的公司各自尽最大可能发挥自身的优势,承担各自的风险,无疑是较好的商业模式。难怪这逐渐成为欧美市场医药领域的一种商业模式。

      在中国,出于潜意识中根深蒂固的“家长”情节,很多企业家总希望把“孩子”一手带大。有些医药公司的科技人员,希望能把一种新药从实验室带到市场。笔者看到,一些优秀的科学家及其科研成果,在实验室里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当他们雄心勃勃地要把这个产品推到市场上去时却屡屡遭受挫败。这些挫败,牵扯了科学家无数的精力和时间,大大影响了他们对科研的投入。

      一个好的科学家,未必是好的企业家。一个好的研发类企业,未必是好的市场营销类企业。医药领域如此,其他领域也是如此。俗话说,术业有专攻。人如此,企业亦是如此。只有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才能在行业内确立优势,在市场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环顾当前的国内并购市场,拿到市场上去卖的中国企业,往往都是经营滑坡,业绩不佳的企业。我们很少看到那种经营良好的企业在市场上出售。而在欧美市场,我看到标售的企业中,很多经营状况非常好,无论是销售额还是现金流,都非常健康。莫非美国的企业主傻么?为什么企业经营这么好,却要想到卖掉?

      答案很清楚。企业不可能一直处于扩张的阶段。扩张并不是发展的唯一旋律。企业可以从一些已经成熟的业务中抽身,而转向更有利可图的业务领域,或者退出一些自己不擅长的,集中精力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时至今日,随着企业管理理念的转变,中国的企业主该重新认识 “退出”两字了。客观地讲,有退,才有进。唯有此,企业的战略定位才趋于平衡。

      (作者为沃特<中国>财务顾问有限公司 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