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研究·市场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艺术资产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数据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四月全球艺术市场下滑至一年来最低点
  • 示范效应不大 操作性不强 首部地方艺术品市场管理规定出台 市场波澜不惊
  • 元代“界画”经典现北京首轮春拍
  • 揠苗助长还是成名趁早? 美院毕业展扎堆 大学生作品市场热需降温
  • 艺术市场期待“红五月”
    两大板块先声夺人
  •  
    2013年5月8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艺术资产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艺术资产
    四月全球艺术市场下滑至一年来最低点
    示范效应不大 操作性不强 首部地方艺术品市场管理规定出台 市场波澜不惊
    元代“界画”经典现北京首轮春拍
    揠苗助长还是成名趁早? 美院毕业展扎堆 大学生作品市场热需降温
    艺术市场期待“红五月”
    两大板块先声夺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揠苗助长还是成名趁早? 美院毕业展扎堆 大学生作品市场热需降温
    2013-05-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见习记者 李虎 ○编辑 陈羽

      

      恰逢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各大美术院校毕业作品展陆续开幕,吸引了众多买家和艺术机构,大学生作品俨然成为一个“时髦”的市场板块。

      近年来,国内艺术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大学生及刚毕业几年内的画家作品也引起市场和投资机构的关注。相较于那些在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名家大作,大学生作品的市场价格则更容易接受。那么学生毕业作品是否具有投资潜力,又该如何甄别和选择呢?

      大学生艺术作品市场份额逐年扩大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2010级毕业生徐珊珊向记者表示,当年毕业时自己创作的作品——用自身减肥抽脂的脂肪制作的《玫瑰花》在毕业展展出时就收到了两家艺术拍卖机构的作品征集邀请,并且还有一位藏家在知悉作品获得了美院毕业展一等奖后表达了强烈的购买意愿。这件作品后来在中国嘉德为大学生作品举办的拍卖专场中以6.9万元的价格成交。她和藏家钟先生也成了朋友。

      从事大学生作品征集多年的嘉德在线作品征集部经理王艳超告诉记者,大学生艺术作品板块如今已经走出萌芽阶段,开始茁壮成长为艺术投资板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近年来通过嘉德在线售出的大学生作品来看,其作品本身的价格都呈现明显的上行趋势。随着这些作品的作者自身艺术水准的不断提升,其毕业作品的市场价值也不断攀升。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10年京、沪、穗共有7个专门针对大学生艺术作品的拍卖专场以及一个艺博会,当年整体大学生作品成交额在600万元左右。虽然近两年艺术市场进入了调整期,很多拍卖公司的春秋拍规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减,但针对大学生艺术作品的拍卖专场和艺博会数量却不断增多。据了解,今年正在执行或者有计划进行大学生艺术作品拍卖的专场达到了22个,其中不乏保利、嘉德等国内顶级拍卖公司的大学生作品专场。而北京、广州、西安和重庆还会陆续举办专门针对大学生作品的艺博会。市场人士估计今年大学生艺术作品板块市场容量将突破千万元。

      那么,大学生作品有什么特点呢?大学生艺术网主管作品销售的李雪梅透露说,目前各大艺术机构选择征集其毕业作品入手。相较于平时的习作和作业,大学生毕业作品的特点是创作时间长,导师指导细致,能代表作者一段时期内的最高水平。

      从整个市场的发展而言,早些时候,大学生作品几乎没有走进市场,而2006年开始迅速发展的艺术市场带来了少量大学生作品,但由于校园环境与市场还有一定的距离,学生作品价格也不高,所以作品征集规模和投入力度都比较小。从2011年开始,市场调整期的影响下,多家知名艺术机构开始大力挖掘大学生艺术市场,使得许多大学生对于艺术作品价格定位有了更充分的认识。现在的学生都很愿意让艺术机构代理自己的作品。随着进入这个市场艺术机构的增多,优秀作品的争夺也愈加激烈。

      那么在大学生作品板块已经形成的市场大背景下,价格亲民的学生作品是否就没有投资风险了呢?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学生作品,如果少量购买单纯拿来作为装饰和鉴赏,并不存在太大的风险。但如果有藏家或机构一次性大量买入,依然需要极高的专业能力和鉴别技巧,目前大学生艺术作品中依然存在大量问题,作品内容雷同,题材匮乏,单纯追求某种表达技巧。甚至很多学生由于过早的接触市场,丢掉了原本学生身上对美的艺术感觉和判断力,导致作品内容空洞而麻木。对于藏家而言,从浩瀚如烟的学生毕业作品中寻找到有收藏潜力的精品,难度甚至比在拍场寻求成名画作更高。

      作品选择关注师承及专业水准

      对于大学生艺术作品,市场的共识是价格低廉、作品透露着青春气息。比起那些在艺术市场上频频上演价格神话的大作,大学生艺术作品的收藏群体相当一部分是城市白领和普通公众。那么面对每年数量众多的大学生作品,如何以合适的价格购买到既有鉴赏价值,又有收藏价值的学生作品呢?合艺典藏执行总监赵晓璇向记者表示,收藏大学生作品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首先,参考该学生整体的学历背景,尤其是主要导师。“名师出高徒”在艺术行业是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根据近年来艺术市场上作品升值幅度大的作品表现可以发现,导师对于其学生的艺术创作与发展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目前在市场上受欢迎的往往在校期间的导师就是名家。

      其次,观察学生上学时参加的展览以及在校专业课成绩,判断学生对于自身专业的投入和喜爱。

      最后,要和作品作者多交流。学生不同于成名画家,很多学生在创作毕业作品的时候依然在学校,藏家可以尽可能与学生本人取得联系,通过交流来获得对作者的第一印象,提高自己对于学生画家本身未来潜力的判断。

      除此之外,赵晓璇提醒新藏家,相对于艺术市场的高价作品,绝大多数学生作品几千元的价格并不高,但购买时不可带着抄底心理一次大量买入。因为绝大部分学生的作品还需要得到更广泛市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