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北京城中村调查(下)
  • 谨防城市化虚高
  •  
    2013年5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北京城中村调查(下)
    谨防城市化虚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谨防城市化虚高
    2013-05-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见习记者 姜隅琼 ○编辑 衡道庆

      ⊙见习记者 姜隅琼 ○编辑 衡道庆

      

      城中村,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总是与脏乱差、改造拆迁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从征地确权、土地流转、拆迁安置到后期开发以及村民的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涉及的城中村改造问题,远比一般人想像得要复杂。理顺其中的一些重要环节,无疑也是较大的挑战。令人欣慰的是,记者在调研中注意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正以多种模式多点开花,有序推进。在此过程中,地方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以及积累的成功经验,也值得肯定和鼓励。

      在广州、深圳等地,由自然村庄演变为城中村的比重更大。就在北京大力推进50个挂账重点村整治项目前不久,广州土地上也发生着深刻巨变。2009年,石牌村、猎德村等城区内的著名城中村被推倒,城中村改造进入深水区。2000年起,广州市早期的城中村改造均实行“一村一策”改造原则。以猎德村为代表的模式将村落全部推倒重来,引入开发商作为改造的中坚力量。但也因为高达数千亿元的改造费用政府难以承担,原住民要求更多补偿的利益诉求不同,一度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后来,逐渐形成以深圳渔民村为代表的村民自筹资金,设立村股份公司自行开发一级土地的模式。将改造整理后的土地资源卖给开发商。村集体收取发放分红,每户每月按人头可得万余元,同时承担公共配套建设的模式。这样,村民不但获得了较多财富,也享受了良好的市政公共设施。

      城中村原住民拆迁上楼之后成为市民的同时,村里曾经的租户,在基层村集体管辖之外,只能再次分流到其他未改造的城中村。在这一点上,政府应尽到托底责任。据了解,杭州、苏州、昆山等地建设了名为“邻里中心”或“邻里社区”的民工公寓,由政府补贴、企业或个人承租,以低廉的租金定向租给外来务工人员。政府同时引导社会来租房,根据评价给租户打星级,引导出租者自觉把房屋搞好,更适合居住。保障房建设也在全国铺开,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3600万套,2013年计划开工数量不低于500万套。

      如果说回迁房、公租房、基础设施等的改造是立竿见影的,村民和外来务工者市民化进程中的城市文明改造则更微妙。对于如何加快社会文明进程,比如说上楼村民的生活习惯融入等方面。据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单菁菁介绍,日本的农民在农村时已经接受了与城市接轨的教育,一进入城市就能迅速融入。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52.57%,五年来转移农村人口8463万人。国际经验显示,城镇化率从50%向80%发展的过程中,如不合理引导城市发展,经济、配套建设等各方面没有跟上,可能会形成像拉美等部分国家出现的贫民窟聚居现象,形成虚高的城市化。

      单菁菁评价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总体上是成功的。北京社科院社会学系副所长李伟东持类似观点,在他看来,我国城市周期较短,还未形成以代际传承为标志的贫民窟问题。“他们的参照体系是在家乡的朋友和自己的过去,比过去有进步,跟朋友比不落后,心态很正常,有一个未来光明的预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