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养殖业发展进入上升期
上周五农业部公告第1950号,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实验结果表明,H7N9 禽流感病毒对家禽属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有关规定,现将H7N9 禽流感调整为按二类动物疫病管理。原农业部第 1919 号公告废止。
农业部公告表明,官方对H7N9禽流感的性质已盖棺定论,标志着2个月来造成禽类养殖业严重亏损的H7N9禽流感影响基本结束。肉鸡、肉鸭养殖产业的最坏时期已经过去,随着下游终端消费的逐步复苏,行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春天。
防控等级从"一类"回调到"二类",具有重要意义,发生了本质改变。
从表述上可以看出,主要区别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流通环节方面,明显将"禁止"降为"限制";二是暗含H7N9禽流感病毒对人构成威胁的警报,从"严重"降到"基本消除"。进入5月以来,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已经解除禽流感IV级预警,江苏部分地区重新开放了活禽交易市场。根据卫生部门截至5月20日16时的统计,我国内地共报告130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其中死亡36人,康复72人。目前病例处于散发状态,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而从20日至26日并无新的公告贴出,这说明H7N9病毒的感染情况已经趋缓。种种迹象显示,家禽养殖产业最坏时刻已经过去,中长期来看开始步入上升阶段。
但是,终端消费的复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短期来看,由于供需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转变,本次禽类产品价格的反弹持续时间、上涨幅度的空间不是很大。但是,长期来看,到三季度,随着库存下降以及需求旺季的来临,价格有望出现报复性的上涨。
首先,肉鸡等禽类供给在短期内依然充足,而终端消费进入了传统淡季。2012年祖代种鸡引种量约120万套,创出历史新高。近期,养殖场并未发生大量淘汰祖代种鸡。因为,本次禽流感政府主要对禽类养殖上游企业进行了高额补贴,以及规模化大型企业的资金实力较为雄厚。下游鸡、鸭肉产品库存较大。因禽流感爆发,禽肉需求下滑,导致商品代毛鸡大多被宰杀进入冷库储备,以及部分有实力的中间商低价囤货,冷库存储率在90%左右。所以,即使需求短期迅速回暖,下游也不会出现供应紧张局面。
其次,从中长期来看,禽类产品价格的反转还需看猪价的脸色。因为猪肉是我国最主要的肉类消费品种,其产量占肉类比重高达65%,鸡肉仅占16%。所以,鸡鸭等禽肉的消费和价格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猪肉价格的影响。因此,鸡鸭禽类的大周期是受猪周期决定的,虽然其短周期的波动幅度较猪价更为剧烈。
目前,猪价下行周期已经持续19个月,并将继续运行。虽然,在政府2次收储冻猪肉的作用下猪价略有止跌上涨,但是,能够预测周期底部的重要指标能繁母猪存栏量,仍然高达5013万头,行业仍未出现严重地宰杀母猪现象。猪周期一般为3~4年,目前处于猪周期的第三年。如果在随后的三个月内,出现被动宰杀母猪,能繁母猪存栏量快速下降,猪价筑底,在9月份随即迎来向上的猪周期;反之,第三季度猪价只是一个季节性反弹,大的向上猪周期要到2014年中期来临。
所以,受猪周期制约的禽类产品价格,无论是大周期,还是季节性反弹,其中长期价格,将随着禽流感枷锁的破除,季节性需求的恢复,三个月以后进入发展上升期。
(本报数据研究部 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