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良 ○编辑 杨晓坤
热点由大市值转向中小市值,由高估值股转向低估值股,这就是所谓风格转换。但这种转换不会马上实现,即使出现,也是大盘调整的信号。
从历史经验看,在没有经过一轮大幅调整或宽幅震荡之前,投资风格转换并不会有效形成。况且,也不能确定,一轮宽幅震荡之后,投资风格就一定会发生转换。实际上,风格转换并不是市场情绪的转换,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经济增长周期所决定的。我们都很清楚,目前的大市值股基本上是传统产业大盘蓝筹股,涉及行业包括钢铁、煤炭、石油石化、水泥等,统称为地产产业链,这是上一轮经济周期的产物。2005-2007年间的牛市,也是围绕这批蓝筹股的市值推升而展开的。我们也注意到,千亿市值股中,像上汽集团、贵州茅台、万科等几家则是真正“成长”起来的,正好代表的是这十年消费热点潮流(汽车、高端白酒、房子)。就此而推论的话,当前正确的投资标的理应就是数年甚至10年后的新产业,或是消费新潮流或是新服务、新产品,甚至新经营模式。
从经济调整周期的传导机制上考察,上一轮经济增长是由房地产、基础建设投资拉动的,随着投资增速的不断下滑,逐步影响消费需求,此时,企业产能也开始逐步收缩,最终达到新的均衡之后,企业盈利渐现回升拐点;与此同时,新产业也在这个时候逐步成长壮大并成为经济增长推动力之一,此时,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便得到确认。因此,站在当前这个时点上,我们的投资标的选择,最清晰的无疑就是未来的新产业,特别是能够持续做强做大的新产业蓝筹;另一个就是寻找产能消化彻底且出现盈利向上拐点的传统产业。当然,寻找这样的投资拐点是很困难的,中间存在博弈的成分。
最具投资弹性的,就是新产业蓝筹,寻找路径可以从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空间来考察,其中,消费服务最为明确。医药医疗(健康产业)、节能环保以及文化信息消费,它们的共同点就是行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基本上还处于3-5%,产业发展目标为8%-15%,与过去十年房地产业的发展路径相似。从去年末开始的本轮行情,实际是对上述思路的一次预演,并得到美股等外围市场的支持,各大主题投资风起云涌,包括北斗应用、4G、机器人、3D打印,以及智能电网、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近期已渐渐“概念化”,调整修正已不远。在转型期,市盈率这样的业绩估值已失去基础,人们担心“低估值”遇上“低成长”。因此,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增长拐点没有确定之前,所谓由中小市值成长股转向传统大盘蓝筹股的风格转换,就如同水中月。果真出现转换,也一定是多头能量最后释放的特征。
短期内大盘调整的压力开始显著加大。压力来自于中小市值成长股的估值偏离过大,自身投机色彩也过于明显,加上进入6月将面临中期业绩的冲击,调整修正几乎是肯定的。调整动力除了内因外,一些催化剂也在孕育,像IPO开闸,特别是传统产业股的估值幻想,比如一线地产股的估值回升、可能的降息预期、房产税的明朗,都有可能诱发地产股成为多头能量最后释放的对象。值得注意,今年以来美国的房地美、房利美股价涨幅分别达1500%和1360%,A股中的一批小市值地产股(幸福华夏、阳光城等)也持续创新高,其强势效应燃至一线地产并不意外。
目前创业板综指、中小板综指均已突破重要阻力位,新的目标还需要一段巩固整理后形成。此时,若上证指数出现一轮补涨,由内部估值结构差异所引发的宽幅震荡就会随时出现。笔者认为,大盘经过一个季度甚至稍长一些时间的区域震荡,即炎炎夏日,A股会经历一次“洗澡”(不是裸泳),之后将迎来1664点、1949点之后第三个拐点,新产业蓝筹仍然会是主线,率先出现盈利拐点的传统产业股也会局部转强。
(执业证书:S14506110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