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琼
有人将Musk称为疯子,也有人将他捧到了与乔布斯同样的高度。
说他疯狂,不无道理。一个亿万富翁,不去好好享受,而是拿出所有的钱、再次创业。而且新创业的三家公司,都不是短期能实现盈利的,都需要不断地砸下大笔的金钱。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公司Tesla、从事太空运输的SpaceX公司。
是什么让他近十年来一直坚守着这三家公司?他为什么如此执著于这三家企业?
Musk投资的三家公司,分别属于三个领域,但Musk并不盲目。如果从时间轴上看,三家企业盯住的都是未来的市场,纯电动汽车公司Tesla盯上了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Solar City盯上了太阳能光伏市场,Space X公司盯上了太空移民、星际运输的市场;从空间轴上看,三家公司俨然形成从地到空的产业群,地上跑的纯电动汽车、中间站是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的Solar City、空中则是从事太空运输的Space X公司。此外,Solar City和Tesla形成有效的合作关系,Solar City在美国建立太阳能充电站,供Tesla电动车半途中充电。
无论Musk所创办的这三家企业,最终能否真正走上持续盈利,短期内Musk都是成功的。我一直在思索,Musk为什么能一次又一次取得成功?成功的商业模式、努力、幸运缺一不可。
在电动汽车企业及电池制造商相继宣布破产或进入破产保护之际,Tesla反而实现了季度盈利。为什么?因为他的商业模式更适应当下电动汽车消费环境。几年前,Tesla还没有如此风生水起时,我和一个朋友曾经闲聊过这些海外电动汽车企业的前路。这位朋友表示仅看好Tesla,理由很简单——电动汽车核心部件是电池,电池的成本无法降至合理水平,这导致电动汽车价格无法让寻常百姓接受。而Tesla生产豪华电动车,最有希望做到不亏本销售。
Solar City也是一个传奇。2012年,全球光伏产业跌入低谷,多家中国大型光伏企业陷入巨额债务、濒临破产之际,Solar City居然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市场,并吸引了投资人的关注。2012年12月13日, Solar City上市,IPO发行价为8美元,当日报收于11.79美元,大涨47.37%。这一轮光伏产业危机,反而造就了Solar City。因为它不是光伏制造商,而更像光伏银行。受益于分布式太阳能屋顶在美国的推广,他对美国居民及企业提供服务。以居民服务为例,Solar City和居民用户签订约20年的协议,为居民用户建设、维护屋顶光伏系统和提供发电服务;居民则享受节约电费带来的福利,并将每月节省的电费拿出一部分支付给Solar City作为光伏租赁费。居民用电低于其屋顶发电量时,居民不需要付电费;发电量超过用电量时,居民用户得到信用额度。
至于Space X公司,更为传奇。它打破国家承担太空运输的惯例,通过整合资源开启了低成本私人太空运输时代。Musk称,美国大中型载荷发射市场的联合发射联盟(ULA), 4次发射报价17.4亿美元,平均每次发射4.35亿美元。而猎鹰9号火箭的标准发射费用为5400万美元。
当然,Musk并非一帆风顺的。在这三个烧钱的领域中,即使他每周工作100小时,也无法扭转弹尽粮绝的风险。在三家公司发展的危急关头,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贵人——Tesla的贵人是戴姆勒汽车集团、美国能源部;Solar City的贵人仍是美国主管部门;Space X公司的贵人是美国太空局——2008年美国空天局给了Space X公司16亿美元的合同,换得12次货运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