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互动
  • 7:书评
  • 8:艺术资产
  • 9:股市行情
  • 10:市场数据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丹青世家 父子情怀
  • 潘天寿、潘公凯:师心不师迹
  • 拍卖场上的父与子
  • 李可染、李小可:口传心授
  • 罗中立、罗丹:反叛精神的传承
  •  
    2013年6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艺术资产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艺术资产
    丹青世家 父子情怀
    潘天寿、潘公凯:师心不师迹
    拍卖场上的父与子
    李可染、李小可:口传心授
    罗中立、罗丹:反叛精神的传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李可染、李小可:口传心授
    2013-06-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见习记者 李虎 ○编辑 陈羽

      

      齐白石老先生曾经给刚满两岁的李小可画过两条鲶鱼,题字“二岁小宝”。“小宝”是李小可的乳名。住在大雅宝胡同的李小可,当年的邻居都是大师。前院是画国画的李苦禅,旁边是画油画的董希文,挨着董家的是张仃、周令钊和吴冠中,后院还有黄永玉、王朝闻、叶浅予、李瑞年。齐白石和徐悲鸿也是他家小院的常客。

      在一般人看来,跟这里头任何一位见上面、说上话,就很了不得;在李小可和院里的其他孩子看来,这些人就是自家长辈。和潘公凯的少年经历不同,李小可的艺术之路凝聚了父亲李可染的太多心血。他学画画似乎是命里注定的事,甚至他的命都是拿画换来的。1944年李小可降生在重庆金刚坡,为了筹集生孩子的钱,父亲李可染特地在重庆办了场水墨画展。

      告别童年时代的李小可的画艺已经在同龄孩子中出类拔萃,顺利考上了中央美院附中。然而上到初二时,中苏关系紧张,满怀爱国热情的李小可受父亲鼓励随几个同学一起参了军。到了部队,李小可不但发挥长处做了宣传干事,满连队的画黑板报,而且能文能武,在部队打靶时曾创下过打满环的优良记录。好景不长,随着父亲李可染在“文革”中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李小可也被迫放弃其军旅梦想,到北京郊外的一个钢厂当起了工人。

      随着“文革”结束,李可染被政府部门再次重用,要在古稀之年再创作一系列祖国河山的作品。李小可就此回到父亲身边担任助手,陪伴父亲纵横大江南北,得到父亲亲身传授。

      1989年,李可染在世的最后一年,李小可画了一幅六米的北戴河日出,父亲看后在画上题了自己的名字。由此可见,李小可在父亲临终前,已经基本继承了父亲绘画的风骨。

      2012年保利春拍,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以2.93亿元成为当季春拍标王,震动了当时的艺术界。现如今李小可已经成为新时代国画家的领军人物。他的画工虽深受父亲熏陶,却并未全盘吸收父辈之法,终于在父辈风格之外独树一帜。这从李小可2011年的作品《崇山茂》中可见一斑。和父亲《万山红遍》比起来,李小可将青松、瀑布画的更加清奇古峻,与父亲喜欢大笔挥毫的层层渲染不同,李小可用笔虽然如同父亲一样工整细致,但比起父亲的雍容华贵,更有一种来自钢铁工人锻造后的沉稳扎实。

      如今的李小可很忙。他不但要在各地组织或出席各种父亲画展活动,还要带领自己的弟子将父亲多年研究的李氏山水传承下去。随着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李小可还要注意在市场中冒

      用父亲名号作假的事情。他曾经多次在拍卖公司进行作品预展时指出所拍作品非父亲所作,维护了艺术投资人的权益。在这个媒体频造大师的年代,李小可这位大师之后,在用自己踏实走过的每一个脚印,去维护与证明父亲的如山声誉和自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