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思甥
如果投资人在今年年初还因为担心欧债危机、中国经济减速而错过了1到5月全球股市近15%的涨幅,那么近期全球因为担心美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场引来金融市场大跌,或许为错过了上半年涨幅的投资人再度开启了机会之窗。据笔者的判断,未来几周股市将在市场恐慌、质疑中见底,迎来下半年的最佳买点。
在美国就业数据持续转好,房地产销售、消费者信心与支出增加的大背景下,过去五年来支持全球经济免于衰退的最大因素—QE,也到了是否面临调整的犹豫期。建议退出QE的说法是,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在经济恢复稳定后理当功成身退,更何况过多的流动性在推升股市与其他风险资产价格后,更易引发新一轮泡沫;而持反向态度的观点则认定,全球经济当下虽已脱离极度危急的尾部风险,但实体经济复苏实在有限,特别是深陷债务危机的欧元区,失业率仍在持续创下新高,制造业也未脱离紧缩,再加上新兴经济体都遇到经济结构转型的难题,美国若太早退出QE,可能会将实体经济再度推入衰退边缘,重演上世纪三十年代因关注政府债务水平而过早退出货币刺激政策进而引发经济新一轮衰退的场景。
无论对QE退场持正面或反面态度,大家共同认知,经济增长与通胀水准乃是衡量QE退场的主要标准,那我们不妨就根据这两大因素来做些分析。对全球GDP增速的预测,世界银行在6月13日发布的最新报告由2.4%下调到2.2%,5月底OECD则由3.4%下调为3.1%, 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由3.5%下修为3.3%。虽说修正后的数字仍优于2012年,但可以发现年初的预估过于乐观。即使以经济复苏迹象最明确的美国来看,IMF由2.1下修为1.9%,OECD由2.0%至1.9%,仅世界银行将由1.9%小幅上修为2%。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全球经济虽无需悲观,但实在也很难有特别乐观的期待。
再从通胀水准来看,在原物料价格下跌的大背景下,再加上各国就业市场复苏有限,临时工比例的上升均限制了薪资的涨幅,即使在以往薪资水准上扬速度偏快的新兴国家,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压力下,薪资增幅也开始下滑。既然薪资上涨幅度有限,全球的通胀水平预计恐怕还是维持在低档水平。
如此看来,QE政策暂无快速退场的理由。既然如此,寻找近期金融市场波动中价值遭受低估的资产,将在下半年为投资人带来丰厚回报,其中亚洲的股市、汇市、债市就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这一轮全球市场的修正可以说在意料之中。自年初到5月,MSCI全球指数涨幅达15%,最为强势的美国市场在指数创下历史新高后仍势如破竹,一路挺进。东盟等国家在资金持续流入下延续过往几年的多头气势,几乎所有这些国家股市的涨幅都接近20%。随着年初以来对经济的乐观预期逐渐回归现实层面,累积的庞大获利回吐卖压就在找到了“QE退场”的宣泄理由后,一发不可收拾。近来亚洲股市的跌幅以及货币贬值速度让投资人措手不及。最为强势的菲律宾、泰国股市,行情较5月的高点快速修正了15%以上,货币也贬值了3%-5%。因为预期美联储将退出QE,引发美元中长期走强的预期,再加上过去累积了较大涨幅,因此形成了亚洲资产的“完美风暴”——汇率贬值引发了资金撤出亚洲的疑虑,境内与境外投资者疯狂抛售债券及股票,股价下跌又引发经济增长不如预期的悲观预期,新一轮的卖压再加大汇率的贬值幅度,投资人完全被恐慌情绪所掌控,忽略了基本面的因素。
其实,有关亚洲经济的基本面,投资人早对其庞大内需市场与人口红利耳熟能详,而2010年东盟加一(中国)的正式推行,或未来东盟加三、加六的亚洲自由贸易区概念一旦成型,将形成一个涵盖近30亿人口的自由贸易区,发展潜力无穷。而亚洲的发展模式一向以出口为主,进而带动内需,投资思维应该契合目前经济发展阶段。从债券市场来看,亚洲国家普遍累积了大量外汇,未来国家主权债信评等都有进一步上调空间,甚至企业的信用债也有投资价值,若再加上汇率升值的空间,可考虑投资以美元计价或亚洲当地货币计价的债券或债券型基金。
眼下,东盟国家股市的市值普遍不高,尤其那些波动较大的中小盘股,波段进出应优于长期投资,而最佳衡量强弱势的指标则是国家汇率。亚洲股市、新兴国家普遍有汇市领先股市、债市的特性,投资人在投资时不妨参考汇率走向。近期美元在QE退场预期下反向贬值,而亚洲各国汇率市场也在资金撤出恐慌下随美元走弱,此一不合理现象说明,目前投资人的行为在行情波动中完全被情绪掌控。印尼央行意外加息捍卫汇率的动作显示,亚洲央行并不会放任汇价不合理波动。而一旦汇率止稳,股市将趁势反弹。投资人不妨利用目前低点布局。
(作者系国际理财规划师CFP, 证券分析师CS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