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专访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财富管理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广告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流动性紧张缓解 市场趋稳
  • 连续大跌
    引发大量杠杆资金止损
  • 现金管理信托度过钱荒考验期
  • 机构资金低买高卖迹象明显
  • 两融投资者
    游走在平仓线边缘
  • 短期市场资金面
    “警报”消除
  •  
    2013年6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焦点
    流动性紧张缓解 市场趋稳
    连续大跌
    引发大量杠杆资金止损
    现金管理信托度过钱荒考验期
    机构资金低买高卖迹象明显
    两融投资者
    游走在平仓线边缘
    短期市场资金面
    “警报”消除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连续大跌
    引发大量杠杆资金止损
    2013-06-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屈红燕 曾雯璐 ○编辑 叶苗

      

      在上一个交易日大跌百点的基础上,周二上证综指盘中再度大跌百点,但尾盘又戏剧性地出现百点大逆转。分析人士认为,暴跌行情带来杠杆资金止损压力,而大量杠杆盘的止损又使大盘快速下杀,两者相互作用导致极端行情出现。

      连续两日的暴跌导致大量杠杆性资金止损。“在本周二上午11点到中午1点左右,可以看到大量的杠杆性止损盘平仓,包结结构化信托资金,这些资金不计成本地平仓抛出,尽管量不大,但却带来大盘快速杀跌。”深圳某券商营业部负责人说。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上证综指一度大跌200点,盘中多只个股一度跌幅高达20%,触发了部分杠杆性资金的止损线,止损盘的快速涌出带来恐慌性杀跌走势。

      目前市场上存在三种杠杆性资金,它们深度影响着行情的发展。2012年中开始,部分券商旗舰营业部推出了伞形结构化信托产品,该产品的杠杆比例一般为1:3,甚至杠杆比例可达到1:5。在伞形结构化信托中,如果单位净值低于0.85元,此为警戒线,而融资方不补仓,则券商可平掉50%的仓位;如果单位净值低于0.80元,此为补仓线,融资者不补仓,则券商平掉总仓位的70%;如果单位净值低于0.75元,此为平仓线,则券商可以平掉融资者的所有仓位。

      由于伞形结构化信托产品的杠杆较高,单日行情暴跌百点首当其冲地对该类产品构成极大的止损压力。据某券商营业部人士估计,该类产品的规模达到100亿元,在本周前两个交易日中的暴跌中,部分此类产品已被强制平仓。

      另一类对止损要求比较高的是融资融券资金。据悉,昨日部分客户收到了券商融资融券的警戒性提示,要求降低仓位或者增加保证金。券商营业部人士观察分析,尽管没有强制平仓盘,但融资融券的部分自行平仓盘也随着行情暴跌涌出。

      部分阳光私募产品虽然没有杠杆,但却和信托公司约定了止损线。业内人士表示,阳光私募普遍与信托产品约定了止损线,如果跌破85%就强行止损,目前阳光私募的规模也高达2000亿,在前两个交易日的极端行情中,部分私募可能迫于压力进行了止损。

      分析人士表示,杠杆是把双刃剑,既可能放大收益,也会放大风险,投资者在使用杠杆之前,一定要将极端的情况考虑进去才能游刃有余,否则遭遇“黑天鹅”事件而被迫平仓时,浮亏就变成了实亏,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