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专访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财富管理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广告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流动性紧张缓解 市场趋稳
  • 连续大跌
    引发大量杠杆资金止损
  • 现金管理信托度过钱荒考验期
  • 机构资金低买高卖迹象明显
  • 两融投资者
    游走在平仓线边缘
  • 短期市场资金面
    “警报”消除
  •  
    2013年6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焦点
    流动性紧张缓解 市场趋稳
    连续大跌
    引发大量杠杆资金止损
    现金管理信托度过钱荒考验期
    机构资金低买高卖迹象明显
    两融投资者
    游走在平仓线边缘
    短期市场资金面
    “警报”消除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现金管理信托度过钱荒考验期
    2013-06-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在已持续数周的流动性风波中,信托似乎是最后一个受到波及的金融领域,而现金管理类信托则是最先受到冲击的信托产品

      ⊙记者 邹靓 ○编辑 于勇

      

      这场发端于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困局,已经波及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以外的其他现金管理类金融产品。

      以“基金化”创新产品著称的上海信托“现金丰利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在过去的3天里度过了严峻的流动性考验期。

      在已持续数周的流动性风波中,信托似乎是最后一个受到波及的金融领域,而现金管理类信托则是最先受到冲击的信托产品。目前市场上约有十数家信托推出过现金管理类信托产品,其中又以上海信托“现金丰利”、中信信托“信惠1201期”、平安信托“日聚金1号”、中融信托“汇聚金1号”、华宝信托“现金增利”最具代表。

      从产品结构来看,上海信托“现金丰利”与中信信托“信惠1201期”流动性最优,允许任意交易日申购赎回;华宝信托“现金增利”次之,每周二允许申购赎回;平安信托“日聚金1号”、中融信托“汇聚金1号”则为约定期限投资的开放式信托。

      沪上一信托公司资产管理部负责人这样表示,现金管理类信托可以看做货币基金的升级版,特别是基金化的现金管理类信托,由于能够兼顾流动性和高收益而受到机构投资者的欢迎。据悉,包括保险资金、银行理财资金、银行自营资金、券商资金等诸多金融机构在“现金丰利”、“现金增利”等产品中均有配置,特别是“现金丰利”中机构资金比例高达60%以上。

      自上周开始,陆续有机构资金赎回“现金丰利”,就在这周前两日资金市场风声鹤唳之时,“现金丰利”遭遇机构资金撤出。“今年上半年,‘现金丰利’的存量规模一度冲高至400亿以上,同样也正是由于机构的扎堆买入,才导致这次出现了类似货币基金的境遇”,上海信托内部人士这样说。

      6月26日上午10时许,上海信托一则短信在现金丰利客户中流传开来:“尊敬的某某,近期上海信托现金丰利产品每万份收益达到1.80元以上,折合年化收益率约6.5%以上,欢迎您适时配置。”

      据上海信托官网公布的信息,“现金丰利”6月23日、24日、25日7日年化收益分别为4.3829%、5.0782%、5.4685%,26日所述的6.5%的年化收益相比上周已跳涨超过2个百分点。

      据记者了解,“现金丰利”在上周末的存量规模约为300亿元。虽然央行已于25日晚间以公告新闻形式承认已向部分场内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但26日,“现金丰利”依然是“只出不进”的状态。截至发稿时,存量规模约为220亿元。

      上海信托人士表示,近几日“现金丰利”收益跳高主要是随着机构赎回撤出“现金丰利”,“闲置资金”减少摊高了现存资金的资产收益。

      “其实,年中整体流动性偏紧的情况我们早有预料,5月份就已经在准备流动资金,只是没有想到这次央行没有延续以往的操作,确实是超出了预期。”

      目前,公司已启动大客户预约沟通机制,以应对月末最后两个交易日可能出现的情况。

      而从记者了解的其他几家信托机构现金管理类产品情况来看,多少也有类似的情况,只是由于机构投资比例不高,对“钱荒”的反应并没有上海信托那样明显。

      6月25日,中信信托“信惠1201期”A类7日年化收益率为6.774%,相比一周前上涨0.737个百分点;华宝信托“现金增利”公布的24日7日年化收益率为5.016%,与一周前略有回落。

      “越是这种时候,就越考验机构的流动性管理能力”,上述上海信托人士称,公司内部将就现金管理类信托产品的产品设计做更深入的研究。与此同时,华宝信托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公司已根据市场环境加大了“现金增利”的流动性安排,以保证兑付、运营和收益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