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专访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财富管理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广告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流动性紧张缓解 市场趋稳
  • 连续大跌
    引发大量杠杆资金止损
  • 现金管理信托度过钱荒考验期
  • 机构资金低买高卖迹象明显
  • 两融投资者
    游走在平仓线边缘
  • 短期市场资金面
    “警报”消除
  •  
    2013年6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焦点
    流动性紧张缓解 市场趋稳
    连续大跌
    引发大量杠杆资金止损
    现金管理信托度过钱荒考验期
    机构资金低买高卖迹象明显
    两融投资者
    游走在平仓线边缘
    短期市场资金面
    “警报”消除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两融投资者
    游走在平仓线边缘
    2013-06-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曾雯璐 ○编辑 叶苗

      

      “股市太有戏剧性,何况加了两倍杠杆的融资融券!”想起6月24日的暴跌和6月25日的V字反转,融资融券的资深客户老王(化名)至今心有余悸。

      25日盘中,老王接到营业部电话通知即将触及平仓线,正纠结是追加保证金还是自主平仓,没想到下午A股起死回生,硬是把老王从悬崖边拉了回来。“收盘的时候还小赚了一些。太刺激了,一天振幅快20%。”言及此老王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在如此极端的行情下,像老王一样游走在警戒线或平仓线边缘的两融客户不在少数。多家券商营业部人士告诉上证报记者,这两天他们电话打到爆,好多客户都触及了150%的警戒线或者130%的平仓线,需要通知追加保证金,部分券商还设立了VIP热线和通道。“其实在160%时就已经开始提醒,主要通过电话和短信。绝大多数融资爆仓客户(维持担保比例低于130%)主动补仓了,少数未补仓的客户被提醒自主平仓。”沪上某券商营业部人士称。

      相关规定显示,所谓警戒线和平仓线,即客户进行融资融券交易融资担保比例需维持在150%以上,低于150%系统将自动预警,客户需在2个交易日内补仓或自行平仓,融资担保比例低于130%将被强行平仓。

      另有上海某券商营业部人士向记者透露:“25日盘中很多客户都接到平仓电话,压力很大,有的客户说要钱没有,随便平吧,有的就很暴躁,开始和工作人员吵。下午股市的拉升应该救了不少人,不然肯定出现大批量强行平仓现象。当然,也有一部分客户是被吓得平仓的。”

      而近期银行间市场“钱荒”更是为本已剑拔弩张的情绪添了把火。“客户如果不想平仓就只能从银行转账追加保证金,但是这节骨眼上碰上银行不肯放资金。有客户24日大跌就已被通知追加保证金,银行好不容易同意走款,没想到次日上午又是一轮暴跌,继续被通知追加保证金,银行不肯划,客户就直接闹开了。”上述营业部人士告诉记者。

      不过,和老王一样幸运的两融客户也不在少数。沪上某券商营业部投顾人士给记者讲了个戏剧性逆转的案例:“有客户上午11点的时候已经负债超过100万,有点危险了,我们正商量要不要追加保证金。结果到下午2点,柜台就通知负债不到60万,不用追加了。到收盘的时候,客户请我出去喝茶了,人家赚钱了!”

      事后,不少券商融资融券部门也开始总结如何提高极端行情的应对能力。比如加强盘中监控,检查客户普通账户是否还有其他流通资产符合担保券范围;提高保证金比例,提高预警线,降低折算率控制爆仓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