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顺香《故园—1988》赏析
⊙见习记者 李虎 ○编辑 陈羽
近两年来的中国文艺界怀旧思潮涌动,而观众也从追求视觉冲击力开始对精神世界进行探索和追忆。例如电影,从《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到《致我们即将失去的青春》再到《中国合伙人》,无一不是对 “光辉岁月”的美好回忆。这股风潮如今也影响到美术创作。胡顺香的《故园——1988》就是这样一幅作品。
1988,是胡顺香的出生之年,她本身不可能真的对1988年有什么具体的记忆,目前这幅画的所有感性认识都来自于照片和长辈的口述。熟悉胡顺香作品的人都知道长卷式的构图是其作品的一大特点,《故园——1988》也不例外。宽厚的大笔触铺陈出淡灰色的背景,画家使用细致的笔法描绘出一张全家福。画家对画面中人物采用的造型别出心裁,既有上世纪8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家庭的普遍装束,还有身着传统服饰的年长者。人物表情充满符号化和卡通倾向。从神态看,一家人稍显木讷,但这却来自画家对山东临沂传统家庭的记忆。画家曾这样阐述她的这幅作品:“画面中描绘的是我爷爷一家,一家人整整齐齐,其乐融融。我想那个时候无论对于谁都是最幸福的时刻。所以我依据长辈的口述,凭借想像来重现我未曾经历过的昨日,借以表达对亲人深刻的爱和对那个时代家庭的重溯。”
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如果从来没见过胡顺香本人而第一次看她的画,很难将色调沉郁阴柔的画面与这位面容姣好、热情开朗的女孩儿联系在一起。不同于展览现场的笑声频频和落落大方,胡顺香的画充满了私密性,关注个人的思绪和感受。她的巧妙寓意且让人着迷的画面常常具有单色的背景,黑色、蓝色或棕色的底色,探索时间和空间的非线性,及其整体混沌感。作品容纳生活的每一面,重视人物感受和表达。静谧且丰富的构图,超越了画面本身所描绘的内容,给观者“画外之境”的联想。
知名批评家、此次展览的策展人王林这样评价胡顺香:“首先是长条形构图,然后是微小人物“连环画”,有如中国书画手卷,可以让自己徐徐道来,也可让画中人缓缓行进,还可以让观者慢慢浏览。而且前后、左右、上下、进退,或满或空、或连贯或中断、或完整或残缺。在此基础上,画家有了任意构置意象的自由。在她的画面上,一切宏大叙事都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一切历史箴言也都变得不那么精致,不是在想象中变得异样,就是在异样中成为想像。所以其作品可读性很强,总有些东西出人意料。对习惯和习俗的挑战或挑衅态度,正是胡顺香作为一个叛逆女性最想干的事儿。”
此次展览被命名为“幻想不是梦”,正是由于作者创造性的描绘了她脑海中的梦境,这样的梦境来自于在毕业前后,胡顺香因与众不同而陷入孤立的深色记忆。梦境里通常有扭曲模糊的形象、支离破碎的情境以及伤痕和污迹。这样的梦境在心理医生看来必定隐喻着许多关于残酷现实的过去。对于这段经历,胡顺香并不讳言,她甚至认为,绘画于她而言不仅仅是描述,也是“疗伤”。如果观众有共鸣,也许她这幅“药”能对画前的“知音”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