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要闻
  • 4:公司
  • 5:市场
  • 6:互动
  • 7:书评
  • 8:艺术资产
  • 9:股市行情
  • 10:市场数据
  • 11:专 版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高度依赖信贷驱动经济增长模式的终结
  • 新兴国家能创造稳定增长百年的奇迹吗
  • 披沙录
  • 就这样超越冲突与妥协
  •  
    2013年7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7版:书评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书评
    高度依赖信贷驱动经济增长模式的终结
    新兴国家能创造稳定增长百年的奇迹吗
    披沙录
    就这样超越冲突与妥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新兴国家能创造稳定增长百年的奇迹吗
    2013-07-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吴 歌
      《一炮走红的国家》
      探寻下一个经济奇迹
      鲁奇尔·夏尔马 著
      常世光 译
      中信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

      ⊙吴 歌

      

      美国人鲁奇尔·夏尔马,喜欢旅行,常去亚洲、非洲、欧洲,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东欧等地。他当然不是驴友,而是抱有别样的目的——考察、调查、了解、分析各地的新兴市场,以便及时投资,获取最大的回报。因为他是投资家,供职于摩根士丹利公司的新兴市场部门。

      《一炮走红的国家》可算作夏尔马“行走”的副产品。这本书探寻国家兴衰奥秘的主题,正好对应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卢卡斯的兴趣,于当今学术界亦为显学,难怪经济学家们趋之若鹜,纷纷发表互相掐架的言论。夏尔马的最妙处在于,很少有人能同时具备广阔的视角与丰富的国别知识,能就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土耳其等国的发展写出一部让人信服著作,而他做到了。显然,这都得益于夏尔马的一线调查和观察,比如对这些国家人均收入水平、排名前10的富豪的追踪,对激进政界人士的言辞、黑市的货币交易价格、当地商人旅行习惯(是在把资金转移到国内还是海外)、大型垄断企业的利润空间、二线城市的规模(过于庞大的首都经常预示着过多的权力集中在政治精英手中)的考察等等。而基于实地得来的经验,总是最令人信服的。

      夏尔马写中国,更关注的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伴生的问题,比如人口红利、两极贫富差距、通胀、高达200%以上的负债(算上影子银行)等,他有句话非常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起作用的不是政治体制,而是体制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该政治体制的领导人理解经济改革的基本要素。”中国的改革可谓名副其实的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太懂市场经济,谁也不知道市场该如何有效配置。小岗村的事迹,用科斯的话来说就是边缘的改变,而这种改变逐渐形成良好效应,得到高层默许,最终成为合法的变革,全国效仿。其实,封闭了近30多年的中国懂不懂市场经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放手放权,勇于尝试,改革的推进,原本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

      至于对中国的未来和方向,尤其是对放缓增长会不会使经济一蹶不振的忧虑,夏尔马的思考比较乐观,至少人民币的升值比起当年的日本广场会议来要更缓慢有度。或许,中国只需保持这样的节奏即可。当然资本市场的全面开放不可避免,套用一句中国外交官的台词:这不仅符合外国资本的利益,也符合本国资本的利益。

      过去许多人人总认为中国是印度的最佳榜样,毕竟两国在基本面参数上很接近。但只要用心去了解印度,你便发现彼此有略同的文化特征,也有不同的政治表现。印度的民主可谓褒贬不一,然而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不可能否认印度的裙带关系。爱德华·霍尔提出“高语境”这一术语,用来指代类似印度、巴西等国家的文化。在这种文化里,人们富有情趣、喜欢热闹,轻易许诺又未必兑现,对时间和最后期限很随意,社会以家庭为中心,人与人建立了长期密切关系。是不是看着很眼熟?对,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看来,腐败、裙带关系、官僚作风、敌视城市化进程、不喜欢资本主义等等,不禁只出现在熟人社会中。熟人社会不讲究规则,靠依托关系来处理事务。夏尔马在比较中发觉,印度教和儒家看似差别很大,其实是非常接近的两种文化形态,所以在不少地方呈现出相同的社会特征。

      在印度一章里,夏尔马还将之与巴西做比较,发现两国惊人的相似度。例如,两国国民均渴望国家保护个人风险,把国家视为一个大的内部群体的社会福利提供者。2005年,印度国大党通过了《圣雄甘地国家农村就业保障法》,保证农村贫困人口每年获得公共服务部门为期100天的工作,由此财政增加成本接近100亿美元。巴西则推出了最慷慨的福利计划——家庭补助金计划。不过,政府支出的来源,要么借贷要么征税,对于穷国搞福利只能通过借贷,这些借贷迟早要还。政府还不出,就只能印钞。福利国家最终走向通胀,迄今仍无应对良策。

      《一炮走红的国家》所叙的新兴国家,几乎都存在由寡头和裙带关系组成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大量摄取改制中公有产权的财富,通过权力寻租,利用权力垄断资源。寡头既得利益集团是这些国家造成两级贫富的主要原因,也是社会不公的体现。如何把这笔冤孽账算清楚?私有化和市场开放到底能进行到什么程度?这些国家都在艰难摸索。夏尔马认为,制度的变革如果没有从意识上,思想上,观念上有所突破,就永远不可能彻底革新。

      关于中国,夏尔马反复强调,为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将过多的行政干预、社会不平等、法治薄弱和环境污染等关键问题解决好,以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难以自拔。夏尔马的观察和分析,与去年世界银行那份颇有影响的研究报告《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基本一致。在经济史学家看来,一个国家保持二三十年的增长不足为奇,毕竟这样的国家已有无数,能保持一二百年的稳定增长才可称为奇迹。中国能赢得这样的奇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