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要闻
  • 4:公司
  • 5:市场
  • 6:互动
  • 7:书评
  • 8:艺术资产
  • 9:股市行情
  • 10:市场数据
  • 11:专 版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高度依赖信贷驱动经济增长模式的终结
  • 新兴国家能创造稳定增长百年的奇迹吗
  • 披沙录
  • 就这样超越冲突与妥协
  •  
    2013年7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7版:书评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书评
    高度依赖信贷驱动经济增长模式的终结
    新兴国家能创造稳定增长百年的奇迹吗
    披沙录
    就这样超越冲突与妥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就这样超越冲突与妥协
    2013-07-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曾靖皓
      《第3选择》
      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
      史蒂芬·柯维 著
      李莉 石继志 译
      中信出版社 2013年6月出版

      —— 评史蒂芬·柯维的《第3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

      ⊙曾靖皓

      

      初读史蒂芬·柯维的《第3选择》,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作者是在浪费篇幅重复一个中国人践行了上千年的为人处世原则。中国的古典思想很多都在讲述事物本质的相对性,在矛盾与冲突之中不可以执一端而以为晓天下,要以一种调和不同以达到和谐统一的“中和”态度来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柯维所谓在“我”的第1选择和“你”的第2选择之间生出 “我们”的第3选择,不就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诠释吗?这种先入为主的想法只看到了两者之间相似的结果,而忽略了柯维完全不同的思维过程和行动要求。

      当哲学把世界分为二元的主体和客体,无数主体间认知能力与认知背景的巨大差异带来了一沙一世界的分歧,这种分歧在柯维看来是世界上所有问题的根源,如果能克服它,那么一切冲突和矛盾都可化解。

      既然问题出自认识主体身上,那就需要先找出错误的机制。柯维认为,错误的起源就是“我”这个主体概念带来的限制,“我”的思维始终是从某种立场出发的,要么是国家、民族,要么是政治、经济,要么是身份或职业,要么是这些的综合体,柯维称之为外部文化形成的“我”。这种“我”的思维出发点带来的就是偏见和固执,很容易堕入自我防御和自以为是的高墙之中,将所有“非我”的不同观点都看作是敌对的,错误的,需要纠正的。所以“我”会将持有异议的“你”或“他”看成威胁,不同意“我”的对象被贬低为只有某一种意见的物,而不是完整的一个人,这样会急剧加深冲突和矛盾,最终要么以独裁的方式压迫对方接受,要么引起关系的破裂,目标的失败。

      要克服这一系列错误,柯维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每一步都用逆向思维的方法,阻止错误思维的发生。首先就是“看到我自己”,重新设置认识的出发点,要尽可能的放弃自身以外的文化带来的限制,切断带来偏见的自我意识的来源,从一个真正的自我出发,包容、自信和合理怀疑,“我”可以相信别人,也可以怀疑自己,可以坚持自信,也可以接受意见。摆正自己的位置,消除自我防御和前置的敌对态度是做出正确选择的第一步。第二步是“我看到你”。有了正确的“我”的出发点,也就将“你”或“他”放在和我平等的位置, “你”或“他”实际上就是不同意见的“我”,也是可以怀疑、接受的,柯维称这一过程为产生同理心的过程。接着就是“我找到你”,尽量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最后“我和你协同”。

      协同不是单方面采用我的或你的意见和想法,也不是妥协。妥协,看似是宽容的做法,但实际上可能无法满足任何一方的要求,最后是双输的局面,而协同是唯一创造双赢局面的办法,也是第3选择的最关键的一步。

      柯维又将协同细分为了4个步骤,既询问、界定、创造和达成。询问是对第3步“我找到你”的进一步完善,也就是向对方表达重新寻找新的解决方法的意向,让对方对进入第3选择的协同中。界定就是让双方在充分交换意见的基础上设定新的共同目标,这个目标包含双方各自的最初目的,当然还有可能产生新的需求,这就要看双方的沟通程度。然后就是关键的创造。柯维认为这是第3选择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关系成败的一环。如果无法创造性地得到新方法,那么新界定的目标也只能是双方谅解的口头成果而已。最后就是付诸实践的达成过程。

      柯维的第3选择,应用非常广泛。无论在职场、教育、家庭、社会还是在外交中,都是存在第3选择。事实上,很多人已在下意识中成功实践了这种思维和处理方式,比如处理工作中与老板或同事间的冲突,帮助客户解决难题,解决婚姻中“不可调和的分歧”,应对财务困境等等。柯维用大量实例详细分析了第3选择在这些领域的运用。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印度圣雄甘地,面对残酷的英国殖民统治,他没有选择我是解放者,你是压迫者的对抗模式,而是创造了非暴力哲学,打破了以暴易暴的循环,最终以较小的代价获得了民族独立。曼德拉在南非反种族隔离运动中也放弃了仇恨,他明白普通白人同样是隔离政策的受害者,他倡导的运动最终得到了多数南非白人的支持。同样,有些公司总是将员工的意见视为敌对和不合作,总是以压制的方式传递公司的决定,而不是听取大家的建议,结果在非此即彼的选择中无法获得成功。

      不过,第3选择也并不是如柯维宣称的那样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它的适用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第一步“看到我自己”,完全排除外在因素的自我认识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只能无限接近,因为所有人都必然有认识的前提和限制,认识能力更是千差万别。而且第3选择在很多时候需要对方的积极回应。比如在夫妻关系中,如果一方是偏执狂,那么无论你多么努力朝第3选择靠近都是徒劳。还有创造这个环节,个人素质和知识能力决定了不是每一次都能创造出满足新目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