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批判性思维工具》
⊙张艺博
记得刚开始接触瑜伽时,对瑜伽师经常挂在嘴边的“慢慢呼气,吸气”等词儿颇不以为然:呼吸谁不会啊?这不都是人类无意识的基本行为么?其实,能意识到无意识行为方式的存在,并设法控制,恰是瑜伽之所以独树一帜的原因。人类的思维也是这样。所以看到这本《批判性思维工具》的第一眼,就首先被它要探讨的对象思维本身产生了浓厚兴趣。由此联想到我曾致力于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鉴于自身所受教育的局限性,令我愈发对这本书抱有期待。
从来都觉得一个人的知识层次和思维方式无关。许多知识层面非常精专的人只是精通他所熟知的那个学科的思维方式而已。事实上,只注重考核过关的大学生是不会注意到所学学科所独有的思维方式的,只有那些深入学习者才能掌握。那些理解了在大学所能学到的只是一种思维方式,加以运用并且触类旁通的人,最后都成了人才。因为没有什么比优秀的思维方式更实用了。
我们在一生中很少认真地研究和思考思维方式,但如果仔细想想思维方式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就会对如此少地关注思维方式而吃惊。理查德·保罗说,请像植物学家观察植物一样开始关注自己的思维方式,你的人生会就此改观。因为那样的话,你能注意到他人所不曾注意到的东西。正是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可见性,才导致潜意识在我们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替我们做了很多决策。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带有自身无意识的主观印象。比如两个人看到一个躺在水沟里的成年人时,一个会认为这是个醉汉;而另一个很可能觉得这个人需要帮助。这就是他们的潜意识立场在起作用。第一个人认为成年人都有能力照顾自己;而另一个则认为存在很多人力不可控的因素导致他躺在水沟里。这两个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样的立场,而这样的立场在生活中会事无巨细地随时起到决定性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认识,或许就会明白思维方式和人幸福与否之间的关系。
当然我们也不能被批判性思维方式的名称所误导。critical这个词除了批判、批评的意思外,其主旨意思为关键的,极重要的和决定性的。有一点可以确定,我们所受的教育中并没有提到这种思维方式。所以批判性思维方式在中国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改变思维方式首先要理解思维的组成,理查德·保罗枚举了思维方式的八大组成要素,并逐一进行细致入微的举实例分析,读来让人惊诧。
例如,思维具有目的性,思维过程从一定的立场出发,我们在思维时运用了惰性知识,主动性忽略等潜意识的行为等。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在推理之前我们已在潜意识里拥有了立场和观点。而大脑的三个基本功能是:思维、感受与需求。分别就是对生活中的事赋予意义;监控或评价思维功能所创造的意义;分配行动的能量来保持自己的渴望和对可能事物的追求。这三者之间的感受和需求并不能改正事物,改变仅仅需要通过想法就可以实现。我们生活中常常提到的态度,对应的就是大脑三个功能之一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的我们都在不断地做出关于自己、工作、同伴、老师、家长甚至关于世界的假设。我们将一些事物视为理所当然,这只是因为我们无法质疑一切。很多假设其实是建立在无意识、不加考虑的常识的基础之上,但这些常识却并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正当合理。
成为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方式的人,必须理解一个基本常识:任一场景都包含合理的、可能的以及必然的三种不同的意义。批判性思维者与众不同的一点是,他能调整观点立场,既能看到自己思考时的观点和立场;也能摒弃自己的原有观点和立场。所以,训练自己成为批判性思维者的入门方式,首先要清晰地知道不同学科之间具有不同的独特视角,以该学科所特有的思维方式主导来思考。训练者应把自己从最初的对关注该学科的基本要素,转换到关注该学科的独特思维方式上去。为了达成这一目的,理查德·保罗给出了思维的标准,同时把学会批判式思维方式本身作为一门学科来对待,以批判式思维的方式来学习。作者分别以“培养良好思维的提问”,“掌握思维、掌握内容”,“优秀思维者是如何学习的”,“评估自己思考和学习的水平”等章节来详加论述。由于每一部分都用学习者常见的场景进行导入和分析,读来令人信服。
除此之外,作者还通过专门的章节大量的篇幅来讲述如何应对自身的非理性,如何识别新闻媒体中的偏见和宣教,如何甄别心理诡计和操纵诡计,用以确保成为一名有道德的推理者。作者还化分了策略性思维的结构,总结了以及如何成为一名高级的思考者的路径。对区分道德原则和思维原则,意识形态和宗教的原则,都以图标式,案例式作了谦逊的推理和思维。可以说,作者在这部著述中就无一处没有运用批判性思维方式。正如他在扉页所写的那样,《批判性思维工具》是为了“那些因普遍存在的偏见、自欺和不道德的思维方式而遭受痛苦折磨和不公的人”而写的。无疑,成为优秀的思考者,时常关注自身的思维过程并不断反省和调整,是本书带给我们最大的人生财富。这与生命的长度无关,只关乎生命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