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财经新闻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公司
  • 7:市场
  • 8:艺术资产
  • 9:观点·专栏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专访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4: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冷林:不断释放和发掘艺术的价值
  • 掌控外资画廊的
    本土操盘手
  • 艺术要赢得
    文化和商业的双重尊重
  •  
    2013年7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艺术资产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艺术资产
    冷林:不断释放和发掘艺术的价值
    掌控外资画廊的
    本土操盘手
    艺术要赢得
    文化和商业的双重尊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掌控外资画廊的
    本土操盘手
    2013-07-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唐子韬 ○编辑 陈羽

      

      冷林的资源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他拥有中国内地一流艺术家资源,又有国际资本的支持,还有国际顶级画廊的操作平台。这使得他成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除去欧美和中国港台地区的画商、藏家之外,中国当代艺术界最重要的本土推手之一。

      尽管1990年代中期冷林曾在拍卖公司做过当代艺术拍卖,但在市场还未成长起来的年代,艺术家对于拍卖行这种新生事物仍然心存戒备。而展览,特别是国际性展览,对于艺术家来说具有持久的吸引力。

      与一批2000年前后成熟的策展人、批评家不同,冷林在国内艺术行业“分山头”的黄金年代去了国外。但也正是那几年的海外旅居生活,让他积攒了很多国际藏家和艺术家的资源。而在2000年以后与艺术家张晓刚的合作,更是让他的事业“墙外开花墙内香”。

      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高峰时期就已决定进驻北京的佩斯画廊,曾在2008年遇到了危机,无限期拖延的装修工期,一度让业内传出佩斯将退出北京的传闻。但是,金融危机让市场受挫的时期,佩斯北京仍然逆势而上。至今,佩斯北京已不仅是美国顶级画廊企业Pace Wildensein在全球的第一家分店,而且也是到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家。

      佩斯北京画廊的一位高管曾向记者透露,画廊在中国内地的经营严格按照国际行业规范行事。尽管画廊每年都要为此支出高昂的成本,但从交税到艺术品运输,再到艺术品保险,完全按照国际标准,从来一丝不苟。这在乱象丛生的中国艺术品行业十分难得。

      其实,更重要的是,“佩斯”的精明之处在于,一开始就找到了本土策展人运作,在“海外投资、中国制造”的模式下,并没有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

      如今,很多人还在纠结于中国内地二级市场对一级市场的挤压。而对于如冷林这样的拥有国际平台的“操盘手”来说,有国际资本和市场平台作为后盾,凭借一级市场的自身规律已经足以支撑良好的市场运作。在内地,以“佩斯”的品牌效应和他个人的人脉,冷林在每一个当代艺术生产层级中都能找到顶尖的合作者;他打造了一个以内地资源为基础的国际平台,打通了中国内地市场和国际市场,在立足于本土挖掘和培养艺术家的过程中,他可以毫不费力地让自己的“资产升值”。

      冷林掌控之下的佩斯北京,不仅为本土画廊提供了行业样板,也为外资画廊提供了良好的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