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项目公司“受惊”
卖一到卖五全是机构!昨日,机构重仓的东方园林上演了机构夺路而逃的一幕:当日前5家机构共计净卖出东方园林1.18亿元,占其昨日成交额的35%。这显然与7月28日一则关于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的消息密切相关。财报显示,该公司订单大部分来自地方政府。
让机构如此恐慌的原因或许是,审计署此举可能会捅穿BT融资年利率最高达20%、集资年利率最高达17.5%的“灰幕”。6月10日,审计署在披露36个地方政府本级2011年以来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时,曾明确表态BT项目如此高的融资利率“蕴含新的风险隐患”。由此,上市公司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一条债务“链条”——BT项目所聚集的风险,跃然而出。
⊙记者 李小兵 朱方舟 ○编辑 全泽源
园林股的市政“标签”
从园林类上市公司的财报可以看出,园林公司承担的业务多为市政业务,而且项目运作多为BT模式。双方已然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体。
在东方园林2012年年报中,公司表示:市政园林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8.55%,2011年该比例为80.62%,市政园林仍是公司的核心业务,且有上升的趋势。而且,公司还明确表述说:“园林施工工程通常需要企业先垫资后收款,因此会形成大量应收账款。”公司称,目前公司市政园林工程的收款模式以“6-2-2”、“7-2-1”为主。
棕榈园林也在年报中称,公司核心主营业务工程施工主要由政府投入的市政业务和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的商业地产业务组成。记者在其2012年报中还看到这样的表述:“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目标没有实现的主要原因是市政业务没有实现预期增长目标;净利润增长目标没有实现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市政业务的收入指标因客观原因没有实现。”凸显了公司经营与市政业务的高度关联。
而铁汉生态在财报中则以园林公司的“血缘”关系,解读了园林企业与政府的渊源。铁汉生态称:“传统的园林绿化企业大多脱胎于市政园林绿化部门或为市政园林绿化服务的民营企业。”
与此同时,市政园林投资的“大手笔”也成为园林企业争夺的重要市场。从东方园林近来签下的订单可以看出,位于贵州高原中部、贵阳市和安顺市中心地带的贵安新区,6月26日与公司签署《贵安新区园林景观项目投资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本协议金额约为人民币13.9 亿元(含景观设计费);6月24日,公司签署的《安徽省蚌埠市景观系统建设合作框架协议》金额更是高达约24亿元(不含景观设计费)。
BT项目“大户”不少
A股市场中,除园林股外,BT项目大户涉及多个行业,其中包括市政建设的浦东建设、隧道股份、成都路桥以及围海股份、科达股份、中国中冶等;另外,还有污水处理行业的碧水源、安防行业的海康威视等。
而审计署日前披露的数据,则将高速公路投资的隐忧也突出地表现了出来。审计署在6月份披露的审计结果中称:部分地区高速公路债务规模增长较快,偿债压力较大。2012年,有8个省本级通过举借新债偿还高速公路债务453.85亿元,其中3个省本级已出现逾期债务17.15亿元。
“出现逾期债务”这几个字折射出了此次审计风暴可能波及相关上市公司。“虽然目前还没有违约事件发生,但显然,市场担忧审计风暴会导致政府项目的缩减,以及上市公司资金收回延期等风险。”有分析师昨日如此表示。
上证报记者注意到,类似的影响在市场中已经出现过一些端倪。
首先,是大量的BT项目对上市公司资金的占用。此前,东方园林曾公告控股股东将960.92万股股份质押给万家共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该资管公司万家基金51%;歌斐资产35%;上海承圆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14%,表明上市公司已经在通过各种渠道融资的饥渴。
其次,不排除会导致一些BT项目合同终止。2009年,粤水电与揭阳市人民政府签订合同,以BT形式投资建设揭阳市区市政工程,投融资总额约10亿元。两年后的2011年,粤水电公告称,考虑到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双方决定终止其中4.68亿元的道路工程合同。这成为信贷政策变化导致此类合同调整的典型案例。
第三,BT项目支付出现延期。根据国家批准的规划,2011至2016年间深圳将建设地铁6、9、7、11号线和8号线(适时建设),据深圳市地铁集团透露,为了缓解集中开建和短期还款压力,深圳市将三期(7、9、11号线)BT模式支付方式由过去年度支付调整为三年后开始阶段支付。资料显示,2012年6月26日,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成为深圳上述三条地铁线的投资方。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地方政府财政预算、资金状况一旦出现变化,那么此前被认为“未来违约风险很小的”BT项目,有可能成为相关上市公司的“烫手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