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调查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研究·市场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艺术资产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面对“黑天鹅事件” 上市公司不能做“鸵鸟”
  • 忧心“黄雀在后” 37家机构摸底金螳螂
  •  
    2013年7月31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公司·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公司·热点
    面对“黑天鹅事件” 上市公司不能做“鸵鸟”
    忧心“黄雀在后” 37家机构摸底金螳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忧心“黄雀在后” 37家机构摸底金螳螂
    2013-07-31       来源:上海证券报      

      

      惊魂7日后,笼罩在金螳螂上空的迷雾由浓渐变薄,但“黄雀在后”之疑虑仍难消除。由于被众多机构驻扎,金螳螂实际控制人朱兴良涉案的情况以及金螳螂未来的经营,备受机构关注。

      上证报记者获悉,近期37家机构密集调研金螳螂,金螳螂高层也集体出动安抚投资者。但尽管如此,投资者的疑虑仍未完全消解,观望仍是多数机构投资者的态度。“公司后续仍存较大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先出来观望避险。”一家参与了调研的公募基金人士如此对上证报记者表示。

      ⊙记者 高山 ○编辑 全泽源

      高层集体出动:三大内容安抚机构

      金螳螂管理层维护股价以及安抚投资者的举动还算迅速。继7月22日盘后召开电话会议说明股价异动情况后,该公司7月27日与7月28日又在公司举行投资者见面会,解答投资者关注的问题。

      根据金螳螂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此次活动分两天举行,包括云锋基金在内的37家机构参加了会议,阵容可谓庞大。“现在市场非常关注金螳螂,由于参会的人数太多,公司将人员分成了两拨。”一位参加活动的卖方分析师透露。

      据知情人士透露,本来金螳螂仅邀请了核心股东和众多买方机构,未邀请分析师,但部分分析师得到消息后主动参加了会议。“公司管理层可能主要担心卖方分析师无法精确传达观点,所以就决定面对面与机构投资者交流。”该人士分析。

      从活动具体情况看,两天的投资者交流会,金螳螂董事长倪林、总经理杨震、财务总监严多林、总设计师王琼、监事会主席姜樱等核心管理人员悉数参会,可见其对活动的重视。

      “我个人感觉,公司对未来的发展还比较有信心。”谈及对活动的印象,上述参会的卖方分析师表示。其同时透露,“会议上云锋基金的代表表示不会卖出金螳螂。”事实上,此前,在申万组织的电话会议上,金螳螂方面已代云锋基金表述过不会抛售的决定。

      据上证报记者归纳,金螳螂方面在活动上透露的核心内容有以下三点:一是朱兴良是因个人原因配合检察机关协助调查,不是上市公司本身的原因,因此认为事件对上市公司影响有限;二是朱兴良仅是在战略层面对公司经营进行把控和引导,经营管理活动均由该公司的职业经理人操作和执行;三是该公司目前经营情况一切如常,且对全年的业绩比较有把握,预计未来可以保持稳定的增速。

      同时,对于市场颇为关注的政府限制修建楼堂馆所会否影响公司的发展问题,金螳螂回应称,政策的限制不会对公司产生实质影响。该公司表示,目前公司的客户结构为政府、国企、民企和外企四种,最近三年,政府与国企的比例在逐年下降,民企的比例在上升,目前占比已达到70%左右。该公司所承建“楼堂馆所”占合同产值的比例很小,据公司透露,2010-2012年承接政府投资楼堂馆所项目合同金额,分别占当年合同总额的6.09%、6.61%、2.69%。

      “最终仍靠业绩说话。”7月28日,金螳螂董事长倪林反复强调称。据上证报记者了解,上周日,金螳螂仍有设计师在加班,公司经营仍正常。

      复牌前,金螳螂公布了半年报业绩情况,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6%,净利润同比增长44%,延续了该公司的高增长态势。

      机构出现分歧:“买入”评级VS卖出行为

      尽管金螳螂方面释放了不少积极的信号,上周末调研后,包括申银万国、国泰君安、兴业证券等数家卖方机构发布了10分研究报告,均以“买入”“增持”的字眼表达对金螳螂的信心。但机构并非铁板一块。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的不少机构人士仍表达了观望的态度。

      多位接受采访的公募基金人士表示,目前看,朱兴良事件尚未影响到公司经营,金螳螂管理团队也都比较稳定。但他们担心的核心问题仍是朱兴良涉案的具体情况,以及案件是否会有恶化的趋势。“黄雀是否在后?此问题仍被迷雾笼罩,尚未完全清晰。”

      机构人士试图分析金螳螂两份澄清公告的字眼表述,以揣摩事情的真相。在该公司7月26日晚发布的公告中,金螳螂的表述为“因个人原因正配合检察机关协助调查”,部分机构人士细究“因个人原因”和“协助调查”字眼后认为,在检察机关查办的案件中,朱兴良应并非第一责任人;而在7月28日晚发布的公告中,金螳螂表示,“接家属通知”,“检察机关……对朱兴良执行监视居住”。

      “实际上,被监视居住,说明案件在缓和。”某公募基金人士称。

      但尽管如此,手握重金的机构人士仍不敢懈怠,观望仍是大多数机构的态度。

      而有部分基金人士则采取了先抛售股票观望的态度。某已经出货的公募基金人士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朱兴良牵涉的案件仍未完全明了,未来仍有较大不确定性,所以其选择抛售避险。其“宁可错过,不能押错”之心态显露无遗。

      “朱兴良在政界确实有非常良好的关系,从过往看,他的关系帮助金螳螂拿了很多大单。而随着此次事件到来,未来金螳螂的成长逻辑是否会发生改变,需要一段时间考察。”上述公募人士称。

      “虽然现在仅仅是监视居住,但未来案件是否会有变化,这很难断定。”沪上某卖方分析师也表示。在他看来,虽然朱兴良已不参与金螳螂的具体经营,但金螳螂的战略规划和人事任命,仍掌握在他手中,而这些都是一个企业的顶层设计,是企业的核心命脉。

      “就像黄光裕之于国美,黄光裕出事儿后,国美便陷入内斗,从而影响了经营。虽然现在金螳螂的人事安排都比较稳定,但若朱兴良本人真出事儿,未来存在巨大不确定性。”该分析师表示。

      二级市场反应:两融资金大举做多

      机构投资者观望的情绪已经反映在了二级市场上。

      7月22日,市场传出朱兴良失踪首日,5家机构携2.9亿资金出逃金螳螂,将该公司股价撂在跌停板上。而复牌首日,尽管成交额高达8.7亿,但股价再未大幅下挫;而昨日成交额下降至3.45亿,股价微跌,投资者的交易也渐趋平静。

      对于机构投资者的抛售,金螳螂相关人士表示,“近年来,资本市场‘黑天鹅’事件屡见不鲜,公司出现这样的传闻,市场各方猜测、甚至怀疑是可以理解的,当前某些机构做出抛售金螳螂股票的选择也是正常的资本操作,但这些情况都不会在实质上影响到公司的业务发展和投资价值。”

      若机构投资者的抛售可以理解,那么金螳螂的两融资金此时选择反向做多则令人不解。

      据上证报记者观察,在金螳螂股价大跌的22日,该公司的当日融资额便创出了成为两融标的以来的新高,即7043万元,而复牌的29日,当日融资买入额再创新高至8541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额的近10%;而当日偿还额却由22日的4625万,降至2522万,由此可看,资金利用两融平台大力做多。做多的力量来自何方,值得引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