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广告
  • 4:财经新闻
  • 5:公司
  • 6:路演回放
  • 7:市场
  • 8:艺术资产
  • 9:观点·专栏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专版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5:基金·互动
  • A16:基金·特别报道
  • “稳增长”预期带来修复性反弹
  • 道指连涨六周极限至 A股缩量续升余味足
  • 等待政策利好消息
    市场走强仍需时间
  • 股指短线或冲击均线重压区 强势股补跌后反攻成亮点
  • 大盘维持弱平衡 暂免快速下探之忧
  • 反弹步入重要压力区
  •  
    2013年8月5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市场趋势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市场趋势
    “稳增长”预期带来修复性反弹
    道指连涨六周极限至 A股缩量续升余味足
    等待政策利好消息
    市场走强仍需时间
    股指短线或冲击均线重压区 强势股补跌后反攻成亮点
    大盘维持弱平衡 暂免快速下探之忧
    反弹步入重要压力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大盘维持弱平衡 暂免快速下探之忧
    2013-08-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大盘维持弱平衡

      暂免快速下探之忧

      ⊙吕祖山

      

      上周股指先抑后扬,上周一出现了较大跌幅之后,空方力量并没有乘胜追击,在后半周得到了收敛,一度收复了前周的失地,虽然最终未能保全。进入7月份,利好消息偏少,始终难以持续地拉动股指的上行。从上周市场综合情况来看,部分超跌的蓝筹板块充当了大盘维持弱平衡的主力,先有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股的反抽,后有地产板块闻风而动,有力地迟滞了大盘继续下行。

      上周五促成地产板块跳空高开,有新湖中宝再融资这一消息的正面影响,但市场对其过度解度似乎没有必要,监管层只会对保障房和堋户区改造等项目网开一面,期待对房地产企业再融资全面放松是不现实的,市场的过度解读应该马上会得到纠正,地产板块并不具备引领大盘走强的客观因素。

      从目前的技术走势看,沪市已经连续两周,其震荡幅度不足百点,深市稍微强些,但累计上涨幅度也没有超过4%,目前两市股指均作窄幅横盘整理。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指数仍然远好于沪指,特别是创业板指数经过短暂的微调后再次步入上扬之路,书写了其反转以来的新高度,目前指数已经和2010年底的历史最高点相差无几。因此部分大盘蓝筹断断续续的反抽,而中小市值股保持活跃,很好地延缓了大盘的下挫。

      创业板在6月份共有212家公司合计减持近10亿股,套现市值超过了百亿,7月份共有64家公司合计减持7亿股左右,套现市值70多亿元,而到了8月份将会有36家创业板公司限售股解禁,合计解禁28亿股,将创下创业板成立以来单月最高解禁市值,对于当前屡创新高的创业板指数将会是个不小的考验,其冲高回落的可能性还是具备的,但解禁市值毕竟只是占到创业板流通市值的7.52%,对A股的杀伤力不会相当大,因此创业板指数回落后仍然有上行的可能。

      在大盘维持弱平衡,暂时不会快速下探之时,选择有政策性支持的概念股进行短线操作,笔者以为是个风险可控的选择。去年国务院已经出台了海洋产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的平静,近期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底进行了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研究的第八次集体学习,强调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因此海洋概念股被市场炒作的可能性大增。笔者建议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制药、船舶制造和远洋渔业等相关个股可重点进行短线配置。

      (执业证书编号S096061105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