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纵深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融资
  • A6:信息披露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多功能账户建设推进
    多家券商获批试点消费支付
  • 经济转型需要A股走牛
  • 非现场开户试水近5月
    券商展开新一轮跑马圈地
  • “帮忙资金”大举撤离 两黄金ETF规模缩水过半
  • 成长股退潮
    指数调整压力加大
  • 黄金期货延跌
    现货金亦收跌
  •  
    2013年8月8日   按日期查找
    9版:证券·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证券·期货
    多功能账户建设推进
    多家券商获批试点消费支付
    经济转型需要A股走牛
    非现场开户试水近5月
    券商展开新一轮跑马圈地
    “帮忙资金”大举撤离 两黄金ETF规模缩水过半
    成长股退潮
    指数调整压力加大
    黄金期货延跌
    现货金亦收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帮忙资金”大举撤离 两黄金ETF规模缩水过半
    2013-08-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苏文 ○编辑 王诚诚
      黄金ETF日K线图
      尤霏霏 制图

      ⊙记者 苏文 ○编辑 王诚诚

      

      首批黄金ETF的发行与上市都赚足了市场眼球,不过,在上市交易一周后,两只黄金ETF就都遭遇缩水过半的窘境。在分析人士看来,真实需求不足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在未来国际金价并不乐观的背景下,投资者配置黄金的动力不足,黄金ETF遭遇赎回并普遍折价交易。

      而值得注意的是,继华安、国泰首批黄金ETF诞生之后,易方达、博时旗下的黄金ETF产品也于近期获批,其命运如何值得拭目以待。

      缩水比例达79%和58.7%

      作为首批诞生的黄金ETF,华安黄金ETF与国泰黄金ETF的首募规模分别为12.08亿元与4.1亿元。经过份额折算,两只基金的上市份额分别是4.56亿份与1.55亿份。

      而截至8月6日,华安黄金ETF 的最新规模为0.94亿份,国泰黄金ETF为0.64亿份,份额规模双双大幅缩水,缩水比例达到79%和58.7%。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两只黄金ETF基金发行时为了冲规模保面子难免有“注水”行为,而上市之后,资金在金价下跌预期下纷纷出逃,造成了两只基金短期内份额规模剧降。

      值得玩味的是,根据公告,两只黄金ETF的投资者都以机构为主,其中华安黄金ETF机构占比为56.30%,而国泰黄金ETF机构占比高达96.51%。

      从二级市场交易情况来看,两只黄金ETF的日均成交金额也在逐步走低。华安黄金ETF已经从首日的3.69亿元降至昨日的5005万元,国泰黄金ETF从首日的1025万元降至昨日的248万元。

      真实配置需求不足

      “规模大幅缩水的根源是真实需求不足。”沪上某ETF分析师则认为,绝大部分投资者对黄金ETF都是资产配置需求,而目前主流观点倾向国际金价将在较长时间内低位徘徊,由此制约了投资者配置黄金ETF的动力。

      他认为,可以看到自两只黄金ETF上市交易以来,其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折价交易,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需求不足。

      资料显示,6月28日,国际金价在跌至1180美元/盎司后有小幅反弹,但自7月24日以来又开始掉头向下,于7月29日上市的两只黄金ETF可谓“生不逢时”,上市之初就遭遇了连续下跌行情。

      而招商银行报告指出,黄金已从昔日宠儿沦为烫手山芋,全球的机构与零售投资者在过去几个月中,持续抛售黄金多头头寸,结合下半年美联储退出QE等预期,黄金的下行趋势尚未结束,7月上旬的反弹只是一段插曲,未来再次创新低的风险依然很大。

      有意思的是,黄金ETF可能继续“逆市”扩容。周二,在证监会的新基金申请表上,易方达与博时于去年12月27日提交的黄金ETF募集申请,均已于7月31日获批。

      套利功能相对弱化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黄金ETF的主要功能仍是配置功能,而套利功能则相对弱化,在金价并不被看好的情况下,黄金ETF表现可能继续缺乏亮点。

      据了解,套利的主要模式有,第一,利用黄金ETF 与黄金期货进行期现套利,第二,黄金ETF的一二级市场折溢价套利。

      期限套利方面,只有6月份和12月份的黄金期货合约较为活跃,也意味着期货与现货之间的差价收敛要等上半年,套利机会并不多。其次,在折溢价套利方面,需要同时拥有黄金交易所和上交所的账户,而实际上这两个交易所账户重叠的投资者可能并不多。

      “黄金ETF自身存在一些局限性。”国信证券报告指出,其中重要的一点是,黄金ETF缺乏做空机制,在黄金价格持续走低,未来前景并不被看好的情况下,缺乏做空机制的黄金ETF在与黄金期货,黄金TD等黄金投资方式的比较中处于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