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调查
  • 3:要闻
  • 4:海外
  • 5:金融货币
  • 6:证券·期货
  • 7:财富管理
  • 8: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纵深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逆回购利率意外持平
    流动性紧平衡预期趋浓
  • 泛鑫保险擅自销售
    自制理财协议已立案
  • 首单RQFLP业务落地
  • “媒婆”金科铺路
    平安互联网金融新玩法
  • 招行H股配股申请获批
    350亿元A+H融资启动在即
  • 汇丰亚太区行政总裁王冬胜详述在华策略 “网点能开多少开多少 在岸和离岸业务同时做”
  • 低迷债市
    挡不住券业创新脚步
  •  
    2013年8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5版:金融货币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金融货币
    逆回购利率意外持平
    流动性紧平衡预期趋浓
    泛鑫保险擅自销售
    自制理财协议已立案
    首单RQFLP业务落地
    “媒婆”金科铺路
    平安互联网金融新玩法
    招行H股配股申请获批
    350亿元A+H融资启动在即
    汇丰亚太区行政总裁王冬胜详述在华策略 “网点能开多少开多少 在岸和离岸业务同时做”
    低迷债市
    挡不住券业创新脚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泛鑫保险擅自销售
    自制理财协议已立案
    2013-08-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黄蕾 ○编辑 枫林

      

      昨日,就“上海泛鑫保险代理有限公司高管跑路事件”,上海保监局有关负责人回应称,近期,该局在检查中发现泛鑫保险代理公司擅自销售自制的固定收益理财协议。目前,上海市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上海保监局将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核查相关情况,责成相关保险机构妥善处置,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资料显示,泛鑫保险代理公司成立于2007年7月,该公司自2010年起才开始主营个人寿险代理业务,2011年,该公司完成新单保费1.5亿元,业务规模在上海保险中介市场排在前列;2012年新单保费超4.8亿元,同比增长超200%。

      今年3月1日,上海保监局就曾因其旗下的销售人员存在销售误导问题,而对其进行了处罚。根据当时的处罚决定书,泛鑫保险代理公司某销售人员在向投保人介绍某保险公司一款产品时,仅告知投保人该产品每年可以取得一定的收益,未说明该产品是保险产品,且有20年的缴费期限;同时,该销售人员存在代填写投保单、代投保人签名及代抄风险提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