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调查
  • 3:要闻
  • 4:海外
  • 5:金融货币
  • 6:证券·期货
  • 7:财富管理
  • 8: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纵深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国债期货引发跨机构合作
    首只债券量化对冲产品成立
  • 券商投行并购业务迎来发展契机
    “直投+并购”模式逐渐升温
  • 金改概念股再度受宠
  • 人民币产品崭露头角
    港交所上半年盈利23亿港元
  • 期货资管瞄上机构客户
  • 沪指失守2100点
    拉锯战短期或延续
  •  
    2013年8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证券·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证券·期货
    国债期货引发跨机构合作
    首只债券量化对冲产品成立
    券商投行并购业务迎来发展契机
    “直投+并购”模式逐渐升温
    金改概念股再度受宠
    人民币产品崭露头角
    港交所上半年盈利23亿港元
    期货资管瞄上机构客户
    沪指失守2100点
    拉锯战短期或延续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国债期货引发跨机构合作
    首只债券量化对冲产品成立
    2013-08-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董铮铮 ○编辑 李剑锋

      

      国债期货“重出江湖”,引发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参与热情。8月14日,国内首只引入国债期货作为对冲工具的管理型产品获得证监会批复,完成备案。

      期货基金私募三方运作

      上证报记者近日获悉,青骓投资联手国泰君安期货推出的专项资管产品——青骓1号债券对冲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已具备合同文件规定的成立条件,于2013年8月14日宣告成立,计划规模共计3500万,目前资金已募集完毕并到位。

      据了解,该产品已获得证监会批复,完成正式备案。值得关注的是,该产品涉及三方平台,由多管理人联合操作,基金方作为资产管理人,青骓投资公司作为投顾主要负责债券现货交易策略,国泰君安期货资管部门作为基金专户资产委托人进行国债期货的交易。

      分析人士表示,基金方作为特殊法人单位在期货公司开立资管账户,并引入外部投资顾问参与,主导产品的设计和投资运作,这一合作模式在期货资管领域尚属首例,有望开创机构投资者参与期货资管业务的热潮。对于特殊法人单位参与期货资管业务的模式也是有益的尝试。

      此外,由于期货资管账户不能直接参与银行间市场,而银行间市场的债券持有量大约占70%以上。据悉,作为投顾方的青骓投资有多年债券投资经验,并且在持有现券方面具有优势。

      引入量化对冲策略

      “目前就等国债期货上市参与交易,希望能在第一时间参与到国债期货,分享债市发展带来的丰厚收益”,青骓投资公司董事长张烨告诉上证报记者,“青骓1号”是一款投资于固定收益证券,引入国债期货作为对冲工具的管理型产品,为国内首批具备债券对冲产品。产品主要投资于债券现货市场和国债期货市场,运用包括对冲在内的多种投资策略。

      青骓投资公司固定收益部分析师孙志刚表示,目前,“青骓1号”投资策略主要包括套期保值、基差交易、跨期套利及收益率曲线套利四类。

      作为首只完成备案的国债期货资管产品,在国债期货套利基础上引入量化对冲策略。“目前已有成熟的期货期现套利,跨期套利算法交易策略,并通过量化产品的实践检验,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国债期货上市以后可以立即投入使用”,青骓投资公司副总裁张健称,公司在量化对冲方面投入较大,已建立毫秒级程序化交易平台,满足各类高频交易策略要求,可以直接对接国债期货。

      据悉,青骓投资此前于2012年4月通过华宝信托发行了“青骓量化对冲1期”,该产品是信托获批股指期货交易业务资格以来国内第一支阳光私募发行的量化全对冲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