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调查
  • 3:要闻
  • 4:海外
  • 5:金融货币
  • 6:证券·期货
  • 7:财富管理
  • 8: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纵深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地方债化危为机的最佳之道
  • 新兴市场在热门概念退潮后加剧分化
  • 产品同质化乃金融创新大敌
  • 如此刷票,哪里还有真实民意?
  • 当前有必要适度增强存贷比监管灵活性
  • 景气与否还看就业
  •  
    2013年8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观点·专栏
    地方债化危为机的最佳之道
    新兴市场在热门概念退潮后加剧分化
    产品同质化乃金融创新大敌
    如此刷票,哪里还有真实民意?
    当前有必要适度增强存贷比监管灵活性
    景气与否还看就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景气与否还看就业
    2013-08-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邱思甥

      邱思甥

      美联储5月底释放出可能提早退出资产购买计划的信号,引来全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新兴市场指数普遍重挫近20%,大部分发达国家指数也有10%以上跌幅,道琼斯工业指数却只小跌5%左右。一时之间投资人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大增,美国股市成为炙手可热的投资标的,而美国股市也不负众望,在顺利突破历史新高后始终坚挺。但笔者要提醒的是,近期美元及房地产类股的走势疲弱,投资人切勿盲目追高,注意分散投资。

      照理,在退出QE的预期下美国经济走强,能直接带动美元走势,但5月至今的美元走势仅昙花一现般突破84大关,整体不涨反跌,甚至跌回今年整理区间下缘,与大多数投资者的强烈预期有所出入。虽说欧元区与英国经济数据的改善支撑了汇率走势,造成美元指数被动下跌,但美元走势不强似乎也预示美国经济复苏变数仍多。

      自去年10月以来,美国房地产投资再度成为热点,被认为是引领这一次整体复苏的重要产业。房地产相关个股就一直是美股的领头羊,涨幅一度高达500%。但令人不解的是,美股今年5月以来在回调后迅速再创新高,房地产相关个股却普遍反弹无力、甚至持续下跌,多数个股都已跌破代表股价多空分水岭的200日移动平均线。虽说均线持续上移仍能发挥部分支撑力道,股价跌势不会过快,但近来房地产类股的弱势凸显了一部分美国经济仍未完全复苏的问题。

      从景气循环的周期来看,政府在景气不佳时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支出,除了有缓和景气大幅下滑的风险,更可借此调整经济结构,顺势扶植发展高附加价值或未来看好的行业。但几十年来,发达国家在社会福利上的持续支出提高了整体政府的负债比率,也限缩了财政政策的空间,因此更凸显了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但目前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普遍由关注长期通胀压力转往短期经济增长目标,也让货币政策左右经济周期的力量加大。

      美联储准备提早退出QE,显然是经济复苏力度获得了认可。美国在今年5月首度同意对非自由贸易协定国家出口液态天然气,并在8月批准了路易斯安那州莱克查尔斯每天最多20亿立方英尺的出口, 总计目前可出口额度每天达56亿立方英尺,预估未来可增加至80亿到100亿,2020年前甚至可能每天超过120亿,超越目前全球液态天然气最大的出口国澳大利亚的108亿及卡塔尔的103亿。对美国逐步往能源独立国家迈进,有人担心天然气的出口或将拉高美国的能源或天然气价格,笔者认为,页岩气的产能足以填补供给缺口,还有北美市场天然气市场互联性较大,目前美国和加拿大的天然气开工率仍偏低,预估未来价格仍处于相对低档。

      第二个市场关注的热点则为3D打印技术以及电动车的发展,看股价,3D打印相关个股从去年以来就稳步向上,至今涨幅约为300%,这主要得力于3D打印技术的持续发展,3D打印被称为是下一波的工业革命。专攻电动车发展的特斯拉今年以来股价涨幅已超过300%,让市场惊艳的,除了过去10个季度以来首次获利,还有调高生产目标,以往困扰电动车的充电问题被非感应式充电技术的进步所攻克,加上超级电容,电池技术的成熟将加快电动车的普及速度。特斯拉目前年产能仅21500辆,相较于美国全年1500万辆汽车的巨大市场潜力,不难理解市场疯狂追逐股价,甚至称其为汽车业的苹果。目前全球约有7亿辆车的保有量,每年新车销售约在7000万台上下,电动车一旦成熟,对汽车以及能源产业生态将带来巨变。

      整体而言,评判美国经济的复苏力度,劳动市场的就业数据才是景气的真正关键所在。虽说发达国家劳动市场的最坏情况已过去,但离真正复苏还很远。美国目前的官方失业率为7.4%,若排除劳动参与人口减少的因素,实际失业率恐仍高达8%至9%,而就业改善的关键就在新一波产业革命能否真正大规模爆发。目前相关个股股价虽以反映投资潜力,但营收与获利仍受限于产业规模经济尚未成型。过去,PC时代的英特尔、微软,手机时代的诺基亚,涨幅无一不在百倍以上,且涨势均长达近十年。足见,唯有产业大面积的爆发性成长,才能带来就业市场的真正改善,到那时候真正的复苏才算完全到来。

      既然美国经济复苏的方向不变,股优于债就成为核心投资策略,值得留意的是,牛市通常具有缓涨急跌的特征。投资人常常在缓慢的涨势中失去持有的耐心,一旦遇到突发性事件,往往不假思索断然卖出,造成短期内行情急跌。因此,投资美股的最佳策略无非是趁利空进场。眼下投资人高度预期美国经济复苏,在乐观时买进股票,不能说是个好的进场点。再加上美元出乎意外地走弱,房地产类股领头羊效果消退,都会让美股在短时间内面临回档压力 。积极的投资人不妨降低美股比例,适当分散点在涨幅较小的欧洲股票上。

      (作者系国际理财规划师CFP,证券分析师C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