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专 版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纵深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地产
  • A6:信息披露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泛鑫事件折射内控漏洞
    保监会全面排查中介业务风险
  • 保险中介违规成本低
    成监管制度硬伤
  • 港企人民币使用意愿减弱
    市场仍期待更多创新
  • “三巨头”缺席全球央行行长年会 美元指数静待联储纪要
  • 回购利率向上冲
  •  
    2013年8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7版:金融货币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金融货币
    泛鑫事件折射内控漏洞
    保监会全面排查中介业务风险
    保险中介违规成本低
    成监管制度硬伤
    港企人民币使用意愿减弱
    市场仍期待更多创新
    “三巨头”缺席全球央行行长年会 美元指数静待联储纪要
    回购利率向上冲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泛鑫事件折射内控漏洞
    保监会全面排查中介业务风险
    2013-08-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预计本次排查8月底结束后,监管部门或将据此出台相关规则,对中介业务进行大规模、大范围的整顿清理

      ⊙记者 黄蕾 ○编辑 枫林

      

      上海泛鑫保险代理公司实际控制人跑路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目前部分保险中介机构的内控漏洞及存在已久的行业顽疾。随着整个保险行业对中介渠道依赖程度的越来越深,对这些顽疾和漏洞的治理整顿已经迫在眉睫。

      知情人士向上海证券报透露称,8月16日,各地保监局及各人身险公司收到保监会下发的紧急内部通知,要求对保险专业中介业务进行全面风险排查。预计本次排查于8月底结束,监管部门或将据此出台相关规则,对中介业务进行大规模、大范围的整顿清理。

      

      重点排查保费骤增中介

      通知中透露,此次排查的导火索是:监管部门在现场检查中发现,部分地区个别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发生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排查的目的是: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此次风险排查的业务范围为:2010年1月1日以来,各人身险公司通过保险专业中介机构销售的保险期限超过一年的个人人身险业务。风险排查的保单范围不仅包括通知下发之日保险合同有效的保单,还包括保险合同效力中止或效力终止的保单。

      一家保险公司负责人向上证报记者透露,监管部门要求人身险公司立即启动风险排查,并成立工作组,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人负责风险排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并结合公司特点,制定风险排查工作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监管要求,此次将对五类情况进行重点排查。包括:代理保费收入骤增,且件均保费高、继续率高、自买单比例高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在销售过程中存在向客户承诺高额收益,将保险产品混淆为理财产品,通过银行邮政机构网点销售等问题。

      此外,客户回访和投诉中反映客户不知悉所购买的是保险产品、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承诺高额收益、将购买保险产品与赠送股权等其他利益相挂钩等问题;客户回访中存在回访成功率较低、回访问题件比率高、客户联系电话和联系地址重复、客户信息不完整、冒充客户本人接听回访电话等;同一客户投保单、投保提示书、保险合同送达回执等业务档案上签名笔迹明显不同,客户收入水平与保费金额不相匹配,不同投保人保费来源于同一交费账户,客户投诉问题突出等也是此次排查重点。

      此次排查将于8月底结束,各人身险公司按要求须将风险排查报告和有关报表上报保监会,各保监局则于9 月10 日前,将辖区内的风险排查报告上报保监会。业内人士预计,此次重大违法违规个案的曝光,将使保险中介业务的监管整顿提速,不排除保监会后续将出台相关规则,对中介业务进行大规模、大范围的整治清理。

      

      顽疾待除 洗牌加速

      每一次风险事故都是一次宝贵的行业警示。泛鑫事件的发生,将久存的保险中介行业潜规则及新旧漏洞暴露于众,其中的教训值得吸取。

      目前,国内的保险中介机构有专业和兼业之分,2000余家专业中介机构和20余万家兼业代理机构的庞大从业规模,让这个群体已成为保险业最大的一支销售渠道。目前,全国保险总保费中有八成来自于中介渠道,保险公司对专业中介机构及银行邮局等兼业中介机构的依赖程度可见一斑。

      然而,参与主体多而杂、准入门槛相对较低,致使整个保险中介行业良莠不齐。协助保险公司套取资金、向保险公司一次性索取全部佣金等行业潜规则屡禁不止;与此同时,擅自销售自制的固定收益理财协议、用回佣进行套利等新违法违规现象,近段时间以来相继浮出水面。

      由于部分中小保险公司自身营销团队的薄弱,他们相较大公司对保险中介渠道更加依赖,甚至一大半保费都来源于少数保险中介机构,集中度之高也为此埋下风险隐患。因此,及时排查风险并对中介业务做出调整,将成为这些保险公司的当务之急。同时也应在人员、思想意识方面做好准备,改变以往“重规模轻风险”的合作理念。

      不得不提的是,除保险公司自查中介业务之外,对于保险中介机构尤其是专业保险中介机构的监管整顿也应双管齐下。

      上证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目前2000多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中,有一些只是依靠“飞单业务”勉强运营,有个别甚至是“皮包”公司,不仅自身技术含量偏低,内控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而与此同时,一些保险中介机构正逐步向第三方理财中介转型,销售误导和投资风险更趋复杂,由此带来的监管真空及投资者风险教育,亟待引起关注。

      业内人士对此建议,在对保险中介机构进一步“关、停、并、转”的监管基础上,监管部门应出台更完善的制度规范,提高保险中介机构的违法违规成本,如提高保证金的缴存比例、增设独立董事、加强财务审计监管等,通过制度来约束和威慑保险中介机构。

      可预见的是,监管部门对于保险中介业务的整顿清理将会加快节奏、加深力度,行业洗牌加速趋势日渐明晰。业内专家预计,未来两大类经营模式下的保险中介机构得以共存,一类是综合实力强劲型,并非眼下一味地“大而快”。二是走专业领域路线,即“小而精”,依托股东优势,以某个行业或领域作为切入点,做深做透。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整顿短期可能会对保险业保费收入增长产生一定的冲击,但十分必要。因为一旦有保险中介机构出现资金问题,将会把负面影响传导至合作的保险公司,万不可懈怠与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