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专 版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纵深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地产
  • A6:信息披露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泛鑫事件折射内控漏洞
    保监会全面排查中介业务风险
  • 保险中介违规成本低
    成监管制度硬伤
  • 港企人民币使用意愿减弱
    市场仍期待更多创新
  • “三巨头”缺席全球央行行长年会 美元指数静待联储纪要
  • 回购利率向上冲
  •  
    2013年8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7版:金融货币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金融货币
    泛鑫事件折射内控漏洞
    保监会全面排查中介业务风险
    保险中介违规成本低
    成监管制度硬伤
    港企人民币使用意愿减弱
    市场仍期待更多创新
    “三巨头”缺席全球央行行长年会 美元指数静待联储纪要
    回购利率向上冲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保险中介违规成本低
    成监管制度硬伤
    2013-08-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卢晓平 ○编辑 枫林

      

      上海滩保险中介市场龙头企业——泛鑫保险代理公司的美女高管,轻松携巨款潜逃海外。社会各界在惊叹之余,希望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利益,并从现有政策制度层面提高监管力度。

      百万元违规成本太低

      缴纳保证金或者购买职业责任险,两者选其一。保险中介开门迎客,违规成本只有区区百万元。

      与对保险公司采取严格的偿付能力监管不同,由于保险中介市场长期处于“小、散、乱”状态,监管部门采取提高进入门槛等方式,更多精力投入在清理整顿中介市场方面。

      保监会今年5月下发的《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监管规定》中将保险中介可以做的和不可以做的都给予明示。可以做的是:代销保险产品、代收保费、代理业务损失勘查和理赔、中国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不可以做的共计列了13条红线。但相关规定均在保险行业范畴内。

      因此,有专家反思,跑路事件发生后,完善中介风险管理制度显得尤其重要。广东金融学院保险专家王萍表示,按照规定,“保险专业代理公司保证金缴存额达到人民币100万元的,可以不再增加保证金”,对于一家公司的风控保证金而言,太少了,违规成本太低。

      也就是说,一旦出事,钱追不回来,受损公司或者投资者,可直接拿到的只有区区百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泛鑫保险成立于2007年7月,公司自2010年起才开始主营个人寿险代理业务,2011年,该公司完成新单保费1.5亿元,业务规模在上海保险中介市场排名第一;2012年新单保费超4.8亿元,同比增长超200%。

      百万保证金和数亿元的年保费收入,两者之间显然不匹配。因此,在提升进入保险中介市场门槛同时,将其也纳入偿付能力监管范畴,有助于提高行业风险防范能力。

      中介投资监管空白亟需填补

      从披露的情况看,擅自销售自制的固定收益理财协议,是短期快速积累大量资金诱发案件的核心所在。最后该案件如何定性,是欺诈还是其他,尚需监管给出结论。

      但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在中国目前进入全民理财时代,保险行业也不可能游离在外,保底理财的产品自然受到普通百姓的欢迎。但投资以外的风险频繁发生,近来携款跑路事件时有出现。此次事件给大家提个醒,金融跨界经营盲区谁来监管?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保险中介基本属于纯利公司。随着保费规模扩大,如何将所赚钱的利润进行投资,获取更高收益成为中介公司关注的焦点。但是,在政策制度设计上,找不到对于中介资金的投资加以规范的相关条款。

      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7707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81%,其中个人营销渠道继续保持10%以上的较好增长态势。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注册资本和总资产的同比增长继续保持在20%以上。

      调查显示,一些保险中介公司,近些年积极涉足投资领域,买楼,投项目等现象屡见不鲜,对于保险中介公司业界已不是什么秘密。制度设计没有涵盖的地方,成为乱投资“胜地”。

      真的为此捏一把汗,一旦出现大的亏损,殃及保户和保险公司,谁来埋单?政策制度建设方面,还得据实调整,不能存在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