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的光大事件导致市场异常波动,但近日市场反应似乎稍显平静,券商研究认为——关键还是钱 没钱没大戏
⊙兴业证券研究所
一、存量博弈
1、与实体经济相关的融资成本呈上升趋势
珠三角、长三角、中西部、环渤海票据直贴利率(月息)分别上升2bp、2bp、2bp、2bp至5.30%。、5.20%。、5.35%。、5.40%。。票据市场转贴卖出报价加权平均利率上升,由8月9日的5.80%升至8月16日的6.02%。此轮反弹以来,我们一直认为抑制此轮反弹行情的主要因素还是钱,即实体经济领域的资金成本有上升压力。
中期来看,比起银行间资金价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升高更加值得警惕。QE退出导致外汇占款不确定性,6月危机之后银行风险控制的增强、表外融资扩张速度放缓将推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以及风险溢价,信用利差呈上升趋势。
近期固定利率国债各期限到期收益率均上升,已相当于2011年高点水平。其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9.94bp至3.942%,以10年期国债为代表的无风险收益率走高对于股市和经济都会呈现负面冲击。2011年三季度出现无风险收益率走高、股债双杀,源于高通胀、经济过热,显然与今年宏观背景存在较大差异。而造成目前利率各品种收益率走高的主要原因是:
1)央行“放短锁长”有意引导短端利率下行的政策意图被市场误解,三年期央票续做的同时通过公开市场小规模逆回购操作,实际净投放货币力度远小于三年期央票到期后的不续作;
2) 债券供给增大背景下,一级市场中标利率大幅上行带动二级市场收益率上升;
3)7月份宏观数据好于预期,货币政策主动放松的预期降低;
4)商业银行为降低同业资产的投资杠杆率,尽可能降低资产配置久期;
5)QE退出的大背景,海外套利资金逐步退出中国银行间市场。
我们认为,银行间资金面短期将维持“死不了、活不好”的困局。一方面,上述因素短期趋势扭转的可能性较低,8月份下旬,在月末效应影响下资金价格难以有效降低;另一方面,再度出现6月份的危机也不可能。
2、“光大事件”短期对市场有所扰动,但是更重要的是对投资者行为模式的影响
在金融衍生品对A股的影响越来越大的对冲时代,风险控制意识一定要牢记。另外,这次事件就像一次“压力测试”,改变了投资者的一些偏见,比如蓝筹股并非因为盘子大而炒不动,关键是行业是否值得投资。
3、基本面层面,继续维持“经济暂时企稳,乏味中寻找新奇”的判断
关注新一届政府对于经济的新思路,近期一系列的改革政策组合拳值得深入研究。包括促进信息消费、节能环保等新的支柱产业的发展、上海自贸区等相关政策,也包括对于房地产发展的重新定位。
我们特别看好信息消费相关的产业链,信息消费已经悄然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新增长点,微信、电商已经深深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已经约2万亿元,这是市场选择出来的新支柱产业,和十年前的房地产一样,绝非政策扶持的阿斗,更像美国1992年以后“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之后的互联网浪潮。信息消费带来的新模式将不断冲击和改造旧行业。
二、提高风险意识 控制仓位
1、行情判断:短期资金面进一步偏紧,可以适当提升风险意识,进一步控制仓位
A股市场“存量资金博弈+结构性行情”的格局难以扭转,但是和此前不同的是,成长股行情将从此前的系统性机会收缩为局部机会,而此前一直被市场冷落的传统行业也步入存在局部机会阶段。即成长股需要进一步精选,热点向传统行业扩散,可以按照传统产业在新经济下重生的线索——“环保从严,供给收缩;顺应新经济,产业升级;并购重组,外延增长”中找机会。
2、配置方向上立足于行业竞争格局改善逻辑
第一,围绕成长股做优选,短期进一步控制风险,控制仓位,等待更好的买入时机。在中国经济转型和升级的大背景下,投资者立足中期可以持续深入淘金信息消费、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但是短期需要防范估值风险和市场博弈风险。
第二,寻找传统产业在新经济下重生的机会,可以按照“环保从严,供给收缩;顺应新经济,产业升级;并购重组,外延增长”等线索找行业竞争格局趋势性改善的机会。重点关注化工、地产、建筑装饰、电力设备、稀有金属等。
第三,继续不看好“煤飞色舞”等产能过剩的周期股。近期一直强调从中观数据来看,他们缺乏基本面的持续性支持,因此,仍是“暴涨暴跌”的“假装炒炒周期股”的折腾模式。充当前期反弹龙头只是因为符合“阻力最小”的交易性原则——机构几乎没有仓位、距离散户套牢盘密集区也很远,抛压较小,只是乘机成功偷袭而已,不炒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