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要闻
  • 5:金融货币
  • 6:海外
  • 7:证券·期货
  • 8:财富管理
  • 9:财富管理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价值
  • A6:信息披露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保障房的另一条思路
  • 从新兴市场动荡看内需主导模式之痛
  • 互联网金融在成长中
    面临的几重风险
  • 民企二代传承的命门
  • 程序化交易下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刻不容缓
  • 公务出访的“新招”
  •  
    2013年8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观点·专栏
    保障房的另一条思路
    从新兴市场动荡看内需主导模式之痛
    互联网金融在成长中
    面临的几重风险
    民企二代传承的命门
    程序化交易下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刻不容缓
    公务出访的“新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互联网金融在成长中
    面临的几重风险
    2013-08-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新 平

      ⊙新 平

      

      眼下,各类互联网金融正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兴盛起来。

      继“余额宝”之后,“活期宝”、“微银行”等互联网金融产品陆续上线。与此同时,由于云计算、搜索引擎、大数据等技术的运用,金融消费者的交易行为逐步变得可记录、可分析、可预测。由此,很多人估计,互联网金融将吞噬传统金融,从而使后者成为“21世纪行将灭绝的恐龙”。但笔者以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冲击已被明显夸大了。事实上,互联网金融在成长中还面临着不少阵痛。

      首先是竞争风险。目前,互联网金融主要包括理财模式、支付模式和融资模式三类。其中,“余额宝”、“活期宝”、“微银行”等从属于理财模式,“支付宝”、“拉卡拉”、“快钱”等从属于支付模式,“人人贷”、“点名时间”等从属于融资模式。就理财模式而言,这几年互联网金融以及传统商业银行之所以能采取高歌猛击的态度,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存款利率还没有市场化。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相信无论是互联网理财还是商业银行理财都将归于沉寂。更为重要的是,目前“余额宝”主要将资金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等,风险较低,收益也不算高,是一款“银行有、我也有”的产品,很难成为与商业银行竞争的优势产品。为了挑战商业银行,不排除“余额宝”日后会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理财项目的可能,这就出现了信息披露的问题。如果信息披露不到位,一旦出现经营风险,金融消费者利益受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消费者构成欺诈,从而给互联网理财模式的进一步发展蒙上阴影。更令人关注的是,商业银行经营有强大的资本金为后盾,上缴存款准备金后,有央行的流动性支持,一旦在理财业务中出现风险,不排除可以拿出部分资本金赔付,所谓在信息披露尚不到位的情形下履行“卖者有责”责任。那么,“余额宝”又拿什么来呵护金融消费者呢?

      再有就是法律风险。现在很多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游走于“合法”和“非法”之间,稍有不慎就可能会触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非法集资”的高压线。现在仍然有人意识不到非法集资的危害性,以“发展民间金融”的名义,要求国家有关部门给非法金融活动以生存空间。而向社会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的“非法集资活动”,往往披着高收益等“华美外衣”,一些人在急切求富和盲目从众心理的支配下,草率甚至是盲目倾其所有参与集资,一旦资金链断裂,即给集资参与者造成巨大财产损失,甚至倾家荡产,进而引发社会动荡。因此,针对非法金融活动,有关部门应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手软。以互联网金融中的融资模式为例,当前一些P2P公司大搞线下业务,违规发行理财产品,信息不透明,期限错配,遭遇清理整顿恐怕在所难免。

      最后还有监管缺失风险。目前,金融监管部门之所以对互联网金融抱观望的态度,主要是对其是否是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能否实现风险的自我控制还有疑问。以淘金贷、优易网、安泰卓越等互联网金融企业为例,均先后爆出“卷款而逃”的新闻。事实证明,越是缺乏监管,就越会加剧互联网金融的野蛮生长,造成风险更难控制。

      尽管如此,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形成的“鲶鱼效应”却是不容否认的。对于传统金融来说,今天除了与互联网融合、大力发展“金融互联网”外,已别无选择。完全有理由相信,开放、自由、共享的互联网平台将给传统金融业创新带来超乎想象的机会,金融领域新一轮的国际竞争可能就此拉开帷幕。

      (作者系北京独立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