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看待互联网金融
⊙本报记者 宏文
由余额宝掀起的创新浪潮,在2013年8月末可能逐步接近一个爆发点。近期,业内大动作不断,华夏基金公司和微信合作推出的“微理财”;易方达联手广发银行推出理财新工具“智能金账户”;腾讯旗下的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财付通携手四家基金公司即将推出与余额宝类似的产品。而淘宝网店首批基金产品预计也将在9月份推出。算上第三方平台东方财富等推出的活期宝、定期宝等产品,在3季度的最后一个月,业内必然会掀起一轮互联网产品的推送高潮。
关于这类产品,业内和媒体的态度在近两个月内也是大转弯,先期是质疑声、观望声颇多,但随着余额宝的规模增加,业内拥趸声渐起,以至于到了现在几乎是一边倒的喊好声。每推一个产品,市场内的声音就是“冲击存款”、“万亿潜在市场”等等。似乎,打通了互联网这个渠道,基金公司也就打通了几十万亿存量财富的边门,从此进场取份额就如入无人之境了。
显然,这样的心态是太乐观了。
在我们看来,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今年9月份可能只是产品推送的高潮,未必会是市场规模的高峰。一个简单的估计是,类似余额宝的巅峰时速,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都不会再见到了。
做这样判断有两个因素:首先,目前业内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乐观预期是由淘宝这个平台带动的。说直白一点,就是余额宝一个产品的火爆,其余的场内创新或是小平台互联网企业借这个势头宣传,或是名声在外的大平台但迄今创新未有大的突破,很多还都是头脑中或是襁褓中的互联网产品,迄今成功复制的案例尚未见到。
而淘宝平台的产品之所以畅销,很大程度在于淘宝平台本身就是个消费的平台、交易的平台。其本身就团聚着亿万计的交易客户,从消费意识、现金储备、交易习惯等各方面,淘宝平台和金融销售都是最贴近的,所以,其效果一定是所有网站中最好的。而相比之下,许多大型的门户网站或是聊天软件,或集中于新闻发布、或是专注于人际交流,在这些平台上,是否能推动成批量的基金产品销售,其效果尚待检验。
目前业内几乎所有互联网产品都专注于低风险、高流动性的货币类基金,着眼于零散资金的理财市场。这个市场的最终规模无法估算,但眼前的规模却很好估计,诸多产品齐刷刷的涌入,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新发规模效应急剧递减。
互联网金融是个有前途的市场,但也需要冷静和耐心慢慢浇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