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选投资机构更重市场化专业化
上海证券报:在你看来,王卫个性如何?
张懿宸:王卫是个低调的人。很多低调的人,是性格上比较内向,王卫不是,他是个可以非常外向的人,他这么做都是自己的选择,且一旦选择了,他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就像他做企业,坚持这么多年,就是不让别人进来,这个人有点意思的。我见了这么多企业家,从这一点来说,是很敬重、佩服他的。
上海证券报:这笔投资和王卫谈了多久?
张懿宸:我们接触的时间并不长,事实上今年才开始谈,大概几个月时间。
上海证券报:这是一次股权转让还是增资扩股?最终入股为何会选择你们三家?是否价高者得?
张懿宸:是增资扩股。事实上大家的报价都超出了他自己的预想。但他没有价高者得。相反,他认为你们既然愿望都这么强烈,这三家我又都很喜欢,那就大家都进来。到最后,他甚至把价钱主动还压回去一部分。这个我以前也很少见过,也完全在意料之外的。
上海证券报:王卫最终选择中信资本,是否看重你们投了阿里巴巴?
张懿宸:没有。我甚至认为那个可能还会是我们不利的方面,因为(这两家)有潜在竞争关系。我没有刻意强调阿里巴巴的投资,他也没有提及。
上海证券报:王卫选择中信资本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张懿宸:我们没有主动向他推销什么。如果一定要说,可能首先考虑的还是资源吧,我们有中信集团、中投等股东资源,如他现在做的顺丰优选,相当多的高档食品,和中信旗下的大昌行有合作。
王卫这个人,一方面很低调;另一方面,他对市场上很多动态非常清楚、专业,达成合作基本是不言而喻。
上海证券报:业内一般认为王卫此次增资扩股,是给顺丰上了一个“红色”保险,或者是被招安,你如何看待这个评价?
张懿宸:我不认同这种评价。首先,在顺丰,王卫是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无论从战略发展方向还是具体运营,他都有绝对控制权,还占公司75%以上股权,这个毫无疑问。第二,我觉得他在选投资机构时,即使是选择有国有背景的,他也偏重于市场化、专业化的(机构)。第三,王卫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
上海证券报:顺丰获得这笔新资金,未来会投向哪些地方?
张懿宸:针对市场关注的几项,我只能说,第一,不会进行大规模国际扩张,小规模在美国等地方,他会做一点布局;第二,不会进行上下游扩张;未来的方向主要还是优化现有的物流布局,提高运营效率。
上海证券报:顺丰现在也在做电子商务,这会否与本身的物流主业相冲突?这次引入资金是否与电商战略有关?
张懿宸:就我所知,顺丰不会把电子商务做主业。为什么他把电商先选到顺丰优选这个品位来做?因为顺丰优选更多涉及两端,一端就是好产品;另一端是冷链。冷链物流是非常特殊的一个物流,资本投入非常大,并且需要一些特殊投入,如温度检测,商品有没有什么变化,这恰恰是顺丰目前已积累的优势。
冷链目前在国内非常短缺,无论国有还是私营。这对顺丰而言,竞争不会那么激烈。所以他通过这个来试他目前的组织结构、管理运营等等,如何与电子商务对接。但是真正大批量去做电商,可能性很小。让他再做一个类似于凡客的业务根本没有意义,对他来讲,也不是他的优势。
中信资本开拓国际市场的模式别具特色
上海证券报:中信资本在国际市场的开拓引人关注,如去年卡塔尔主权基金大手笔入股、再如此前与哈萨克斯坦主权基金设立合资基金,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此中细节与模式?
张懿宸:卡塔尔基金在中国的布局比较晚,大概最近是农行上市时,他是IPO投资人。他们入股我们,更多还是希望能在中国多做一些投资。
和哈萨克斯坦主权基金的合作,是我们几年前设立的“中信—卡森纳投资基金”,这个是中信集团和当地政府的一揽子合作项目中的一部分安排,暂时没有可复制性。
而我们其他的股东,像中投公司、中信集团,除了希望我们把国内做好外,也要在国际上发展。这些年来,我们在美国、日本都设立基金,在国际上做的投资非常多,总体投了20多个项目,整体平均退出回报率约在3.78倍。
上海证券报:当年黑石上市、中投入股,这种大手笔投资带给市场很多遐想。如今卡塔尔等中东国家的主权基金,为何选择入股还没上市的中信资本?
张懿宸:卡塔尔的金融投资非常国际化。当时入股的整体谈判花了非常大的工夫,他们请德意志银行做顾问,我们请Morgan Stanley做顾问,但到最后还是我们自己谈。为了这次合作,我自己飞到卡塔尔与他们的CEO谈,过程非常曲折,但最后顺利签了下来。目前来看,这种合作模式,你不可能在国有基金里再找出另一家。
一方面,卡塔尔对我们团队的专业性是认可的;另一方面,从项目上,卡塔尔基金非常看重我们投的项目可能给他带来的跟投机会,例如此前作的分众、亚信、阿里巴巴等项目。
上海证券报:我们的观察,中信资本对于PE模式、 GP/LP模式与中国市场结合的一些新的想法,例如,你们GP既有中投的入股,同时LP上也有中投的资金,不知这次卡塔尔主权基金是否也是既做GP也做LP?这种模式在国际上很少见,能否介绍背景和意义?
张懿宸:我们的模式是比较独特,但也不是刻意而为。
从历史渊源的角度看,刚开始中信资本是投行,后来投行不做了,集中精力做基金,但是我们都是整体在控股公司层面成立的基金。
目前为止,我们每一个产品事实上都是用自有资本金发起做项目,然后再吸引资金进入。每一个产品线都是这么走出来的。我不敢说我们这是一种模式。国际市场上,KKR、黑石他们通过上市可能达到了同样的结构。但他们是这么多年积累下来、市场化形成的,我们是从第一天在国有体制下形成的。
从行业特性的角度,一个基金刚开始,没有业绩,有再好的团队也不一定吸引得到资金,因此我们会用自有资本金投入。等几条业务线做起来了,对自有资本金的依赖越来越小。
PE行业发展历史还是很短,经历的周期不多,即使是KKR和黑石,在大的经济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募资、投资都不容易,这时PE机构可能会出现资金链断裂。金融危机期间,我感受到传统GP/LP模式的脆弱。
微观而言,当一个基金业绩做坏了后,很难再有投资者相信你。但另一方面,事实上投资人从投得不好的项目反而学到更多,但这时候你要募资却没人相信你了。
上海证券报:通过自有资本金,可以平滑行业不确定性与经济波动。这就是国际PE巨头上市的根本原因之一,而中信则因为“中国特色”,从诞生那一刻就规避了这个问题。以后中信会不会考虑上市?
张懿宸:上市一直在看。黑石上市之后,2007年、2008年,我们就开始就考虑这个问题,但很明显,近几年这个市场也是走了一个轮回,现在看当时整个华尔街对PE公司价值的判断并不是那么准确。但从发展方向上,最终是殊途同归,就是稳定化、机构化。
PE靠逆周期赚钱
制造业估值还没到底
上海证券报:你怎么看目前国内的PE监管环境?
张懿宸:从业界的角度看,我们就需要可预见性,明确是谁在负责监管,现在比较好,起码确定是证监会来监管,我个人也持这种观念,从国际惯例上来说肯定是对的,美国也是SEC管,大家原来普遍反映,觉得证监会管太细、管太死,我觉得这个只能是慢慢看结果。证监会领导交接后,大家监管的理念可能不太一样,从这一点上,我的看法比原来更正面。
上海证券报:前段时间证监会也推出一些政策,包括允许放开PE设立公募基金,中信会否考虑?
张懿宸:我们肯定感兴趣,但是我担心在当前国内高净值的投资人都不够成熟的情况下,来做公募产品是不是过早,但是从公募的角度,把它作为对冲基金,也是针对二级市场的,我觉得这个应该可以考虑。因为我们本身在做对冲基金的时候,也在看这方面,但没有特别关注。
上海证券报:目前中信看重国内哪些产业的投资机会?估值情况如何?
张懿宸:我们近期做的阿里巴巴、亚信等,原则上还是以服务业为主。制造业近两年来基本上没投,成长基金投了一些汽车零件,但PE那块汽车零件一直在退出。整体的大判断我估计和其他基金很相似。我们一直以来相对与众不同的是,更强调收购性投资。
目前国内制造业的估值还是偏高。像西方所谓制造业是典型周期性行业,顺周期、逆周期估值差距非常大,到逆周期时经常出现很多破产资产。PE靠逆周期赚钱。
在中国,因为我们的市场还不是完全市场经济,所谓真正逆周期的产业到破产时,银行进入、政府也进入,保护他不破产,估值就无从调整到位。
前段时间,包括造船行业我们都看过,别人来找我们。但真谈时,我们期望的价格没有出现,而对方则认为已比净资产打折了,双方谈不拢。
在中信内部我还是偏向谨慎。直到整体经济出现一个大调整,突然大家都认账了。如1999年到2002年,国内很多企业一次性出现大的估值下调,那时你可能找到投资机会。
今天中国很多制造业都产能过剩,估值远远没到底。
上海证券报:对当下的中国PE业发展有什么谏言?
张懿宸:还是需要回归基本,做投资的把投资做好,做企业的把企业做好,投资后帮企业提升价值。大家调整浮躁心理,因为现在整个国家都是这样。发迹于上世纪80年代的KKR,就是一步一步做出来的。做投资,你得有业绩。
但我唯一担心中国PE经历很多周期却没有正向的增值。美国或者发达市场走周期是有正向价值的,价值在于周期不是白走——而是走完一个周期,淘汰一部分人,让市场机制来优胜劣汰,留下的应该是好的,但中国并非如此。业内人士心里都清楚,如果他现在投的挺好,到下个周期来临,市场不一定认可你,和你不熟我为什么要投你?如果这一点没有调整,那走多少个周期都没有意义,完全是逆向淘汰,把做得好的人都赶下去,中国所有的行业都有这个现象。
美国和发达市场,基金的业绩从不公布,但业内很透明,没有人去造假,因为惩罚成本巨大。同时,也没有人太过分去吹嘘自己。但在中国并非如此,两头都有虚假。
我希望证监会能把优胜劣汰的机制管出来,参与者需要将业绩清晰披露,让市场来择优汰劣,大家愿赌服输,否则PE业永远不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