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焦点
  • 5:公司
  • 6:市场
  • 7:观点·专栏
  • 8:艺术资产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专 版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人物
  • A16:基金·私募
  • 占据当代书画市场顶端
  • 崔如琢:指墨江山
  • 书画鉴定、保真的几个误区
  •  
    2013年9月2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艺术资产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艺术资产
    占据当代书画市场顶端
    崔如琢:指墨江山
    书画鉴定、保真的几个误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书画鉴定、保真的几个误区
    2013-09-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唐子韬 ○编辑 陈羽

      

      鉴定一直是艺术品市场的首要难题。尽管官方、民间一直都在努力建立权威鉴定机制,但收效甚微;近些年,也有机构为当代艺术作品提供鉴定、保真服务,但市场反应平平。

      今年6月,北京市文化局批准了五家单位成为北京艺术品鉴定试点单位,一时成为业内热议话题。而崔如琢凭借多年的鉴藏经验,在这方面给出了很多建议。

      上海证券报:近些年,一些艺术机构开始对书画鉴定保真提供服务。其中,有用科学技术对当代书画作品进行保真、防伪操作,您如何看待这项工作?

      崔如琢:用科学的手段对艺术品进行保真处理是必要的,但是,中国画的鉴定保真比较复杂。首先,鉴定一件艺术品的真伪,就会遇到很多难题。如果在世艺术家能够百分之百确定自己作品的真伪,则没什么问题。但如果,连艺术家自己都难以确定的作品,对外人来说难度就非常大了。它需要鉴定专家有很高的鉴赏力、对画家有很深刻的了解。因此,鉴定中国画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仅凭科学手段鉴定中国画是不可能的,书画的鉴赏、鉴定跟经验密切相关。要通过研究和技术手段的辅助才有可能达到准确鉴定。

      上海证券报:我想您的意思是,保真要先确真,鉴定才是保真的关键前提。那怎样才能做好鉴定呢?

      崔如琢:目前,在鉴定保真方面有一些误区。比如说,有很多人让画家的亲属鉴定画家本人的画,这就造成了误导。鉴定每一个画家的作品都是需要专门的修养和技术,并不是画家的夫人、子女所能做的。很多人为了安全起见仅仅相信家属的判断,结果就出现了很多赝品。

      鉴定画作的真伪还是要请真正的鉴赏知识丰富、修养深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再加上科学手段辅助来鉴定。

      还有一个误区是,很多人只相信专家的眼光。实际上,鉴赏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并不是说美术学院的教授、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就一定都懂得鉴赏。有些人仅仅是搞理论的,有些人只是在某一个领域里是专家。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多数专家只是在某个领域里的专家。

      在某些领域内的专家的分类甚至更加细致,比如,研究“四王”的专家不一定能看“四僧”的画;研究吴昌硕的不一定能看齐白石的画。这需要非常准确的专业知识,要非常仔细的研究某一领域的作品。

      上海证券报:您如何看待书画市场上的赝品泛滥问题?

      崔如琢:我认为,有时候出现赝品也不见得是坏事。有了对比鉴别才能提高认识。就像我们读的历史一样,不是所有的历史都是真实的,也有很多伪史。历史上的很多东西都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只有靠提高鉴赏者的修养才能鉴别。

      上海证券报:书画鉴定、保真的难点有哪些?

      崔如琢:好的作品相对容易鉴定,但一些大家的应酬画、不太好的画比较难把握。有些名画家在世的时候,将自己的绝大部分好作品全部出版,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保真的方法。而有些画家留在民间的作品很多,就比较难办。

      还有很多画家自己画过的画,没有留在自己的手边,时间长了,自己都未必能鉴别出来。如果要做在世画家的作品保真工作,最好的办法是画家在完成每一件作品以后做一个证书。在证书上有自己的防伪标志、手印、指纹、提拔、图章等,然后存档。卖画的时候,把证书赠给收藏者。这只是技术上的鉴定保证,但真正的鉴赏家是看画的。我自己也做收藏,一般我会先看画。艺术大师是有相当的修养的,比较容易辨别。差一些的画,本身就不成熟,反倒不容易鉴别,但也可以通过研究一些书法、裱功、纸张等等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