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调查
  • 3:调查
  • 4:要闻
  • 5:新闻·金融
  • 6:新闻·市场
  • 7:新闻·市场
  • 8:新闻·财富管理
  • 9:新闻·公司
  • 10:新闻·公司
  • 11:新闻·公司
  • 12: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资本圈生活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硕鼠马乐 胆大包天
  • 新星坠落的背后
  • 重仓创业板私募自述投资诀窍 跳出估值窠臼
  •  
    2013年9月3日   按日期查找
    8版:新闻·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新闻·财富管理
    硕鼠马乐 胆大包天
    新星坠落的背后
    重仓创业板私募自述投资诀窍 跳出估值窠臼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硕鼠马乐 胆大包天
    2013-09-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姓名:马乐 学历:硕士
      经历:2006年加入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研究员、研究部公用事业与金融地产研究组主管兼研究员、特定资产投资经理。曾任博时精选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2011年4月12日至2013年6月21日期间曾任博时精选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在6月21日因个人原因离任该基金经理。

      博时马乐,硕鼠出仓,胆子之大,史上罕见。

      记者2日从深圳市人民检察院了解到,因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该院近日正式批准逮捕博时基金经理马乐。

      案情出水,业界震惊。

      侦查机关初步查明,2011年3月9日至2013年5月30日,马乐在担任博时精选基金经理期间,利用博时精选交易股票的非公开信息,操作自己控制的三个股票账户,通过临时购买的不记名神州行卡电话下单,先于或同期于其管理的博时精选基金买入相同股票76只,成交金额人民币10亿余元,获利近2000万元。

      无论是涉及股票数目,还是涉案金额以及获利金额,马乐一案均远远超过此前的“老鼠仓”案件,为国内基金业史上首见。

      从年轻有为的基金经理,到身陷囹圄的过街老鼠,马乐不是第一个,或许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新星陨落背后,空谈基金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渐显无力,在制度层面更加完善监控、加大惩处力度,成为众心所向。

      ⊙记者 吴晓婧 ○编辑 张亦文

      买入相同股票76只

      成交金额10亿余元 获利近2000万元

      成交金额10亿余元

      获利近2000万元

      “升级版”老鼠仓

      经侦查机关初步查明,2011年3月9日至2013年5月30日,马乐在担任博时精选基金经理期间,利用博时精选交易股票的非公开信息,操作自己控制的三个股票账户,通过临时购买的不记名神州行卡电话下单,先于或同期于其管理的博时精选基金买入相同股票76只,成交金额人民币10亿余元,获利近2000万元。

      这意味着,无论是涉及的股票数目,还是涉案金额以及获利金额,均远远超过此前的“老鼠仓”案件。

      在接受讯问时,马乐供称:“我利用控制的三个证券账户,先于基金账户买入,基金账户再买;先于基金账户卖出,基金账户再卖,使控制的账户获得稳定的较高收益。”据查,该三个证券账户开户人为马乐妻子的亲戚或同学,但账户均由马乐操作,密码也由他掌管。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涉案金额巨大外,其手法也更加隐蔽。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一些创新的金融产品开始成为升级版老鼠仓的“避险天堂”。例如,融资融券的信用担保账户,可以让老鼠仓掩饰得更隐蔽,某些伞形信托产品,也成了老鼠仓栖身之地。

      办案检察官表示,“犯罪嫌疑人马乐作为基金管理公司的从业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信息,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交易,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触犯了刑法第一百八十条之规定,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

      检方表示,根据现有事实和证据的情况,马乐有干扰证人作证的可能,具有社会危险性,有逮捕的必要,因此对其批准逮捕。

      “基金硕鼠”屡禁不止

      “老鼠仓”的再度曝光就像一条导火索,将表面风光无限的基金业背后深藏的隐忧一一浮现。职业道德与素养未能抵挡住资本市场的“暴富效应”以及巨额利益的诱惑,即便是最为富有的一个群体,依然难以克服人性中贪婪的一面。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已经有原上投摩根基金经理唐建、原南方基金基金经理王黎敏、原交银施罗德投资总监李旭利和原交银施罗德基金经理郑拓等10人涉嫌老鼠仓而被查处。

      “基金硕鼠”为何屡禁不止?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暴露出“老鼠仓”问题的不乏成立时间较长、在业内有较大知名度的基金公司,但接连出事,说明了基金公司内控制度普遍存在漏洞。

      对此,沪上一家基金公司督察长表示,防范内幕交易行为向来都是监管的难题,很难利用制度来完全规避人性弱点。在其看来,随着市场化的推进,以前“堵”出来的问题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疏导”。在其看来,从业人员炒股放开虽然是大趋势,但如何落实到微观可操作层面,仍有待观察。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相比海外来说,中国对内幕交易的处罚力度稍显轻微,未来应加大处罚力度。根据刑法规定,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但此前的“老鼠仓”,在量刑上并未从严。

      此外,从目前的“老鼠仓”案件来看,存在取证困难情况,使得部分基金经理面对巨大利益诱惑不惜铤而走险。业内人士表示,基金经理都是高智商人员,如果存心做老鼠仓,会将一些调查手段、取证方法、金融产品都研究得非常透彻,甚至交易所、监管层发现异常交易的账户后,都很难确定操纵股票嫌疑人的真实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