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基金经理日益年轻化的背景下,一个问题不得不引起行业注意:年轻人是否有足够的定力去掌控诱惑;而对于这些高智商的后来者,监管在技术和制度层面是否做好了足够的准备?
⊙记者 丁宁 ○编辑 张亦文
又一个80后基金经理“倒下了”。
在此前的债市监管核查风暴中,原万家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邹昱被监管机构调查,业内唏嘘一有为青年前途就此断送。
就在昨日,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发布信息称,以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批准逮捕博时基金经理马乐。与邹昱相似,此前马乐头上同样顶着“年轻有为”的光环。
马乐出生于1982年,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读本科,2004年至2006年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读研究生,2006年进入博时基金工作,2011年4月起担任博时精选基金经理。
按此计算,毕业后不到5年时间,马乐就从基层研究员干到了基金经理;不到30岁的年龄,管理着将近70亿体量的大基金。
据常识判断,上述“励志”的数据似乎表明,公司对这个年轻人应寄予厚望。
据博时内部员工回忆,马乐平日非常低调,这也与有关其报道很少见诸报端的情况不谋而合。
“本人看上去很沉稳,工作也一直都做得很优秀,所以很被公司器重。”该员工表示:“刚听到这个消息,感觉不太可能,仕途如此一帆风顺,为何要铤而走险?”
然而也有消息人士议论说,外表低调的马乐,却经常戴着名表混迹各种“圈子”。
多面人性的背后,市场更关注的是年轻人频踩红线的动机,以及“鼠患”不断对于行业意味着什么。
沪上一基金研究机构负责人坦言,在利益驱使下,空谈基金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显得颇为无力;最重要的还是应在制度层面更加完善监控、加大惩处力度。
“海外成熟市场对于老鼠仓的惩罚力度很高,只有制度有了威慑作用,才能让监管对象有所顾忌”。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鼠案”涉及股票76只,成交金额人民币10亿余元,获利人民币近2000万元。
除了违法成本相对较低,也许对于上述有关马乐为何要放弃前途铤而走险的问题,另一个可能的答案是,对于一个30岁的年轻人来说,2000万的诱惑太大了——更何况如果没有东窗事发,这个诱惑会继续膨胀。
于是,在基金经理日益年轻化的背景下,一个问题不得不引起行业注意:年轻人是否有足够的定力去掌控诱惑;而对于这些高智商的后来者,监管在技术和制度层面是否做好了足够的准备?
如同博时基金有关负责人此前所述,尽管基金行业及基金公司都建立了严格的交易监控机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但马乐案件对公司的管控“提出了挑战”。
上述基金研究机构负责人认为, 近几年栽倒的基金经理已经从单纯的一线基金经理向投资团队核心人士转变,从老资格的行业人才向新入行的基金经理转变。
“这一方面显示了行业的发展一日千里,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资产管理行业在面对新兴业务泛起,在面临业绩和利益冲动下,遭遇到的全新考验。”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