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财富管理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人物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中资行成“提款机” 美银清仓建行H股
  • 中金所明确国债期货
    可交割国债范围
  • 中信建投期货:国债期货初期操作
    应以对冲套利为主
  • “土地流转”概念崛起 沪指重上2100点
  • 逆回购量缩价平
    九月资金面料“前松后紧”
  • 首只非上市券商公司债发行
  •  
    2013年9月4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中资行成“提款机” 美银清仓建行H股
    中金所明确国债期货
    可交割国债范围
    中信建投期货:国债期货初期操作
    应以对冲套利为主
    “土地流转”概念崛起 沪指重上2100点
    逆回购量缩价平
    九月资金面料“前松后紧”
    首只非上市券商公司债发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逆回购量缩价平
    九月资金面料“前松后紧”
    2013-09-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媛 ○编辑 枫林

      

      9月首周,央行在公开市场并未大规模投放资金,而仅“象征性”开展了100亿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继续持平于3.90%,在本周公开市场自然净回笼的情况下,若周四不加大逆回购量,公开市场有望重返净回笼。

      

      月初流动性并不短缺

      3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该操作量比上周二缩减逾六成,中标利率持平于3.90%。

      可以看出,逆回购量减价平,显示央行认为当下流动性总量并不紧张,无需过多注入流动性。而事实也如此,在平稳度过了月末时点后,当前银行间资金面有所趋缓。

      昨日货币市场上,市场资金较为宽松,尽管逆回购缩量,但资金价格仍全线下跌,但跌幅有限。数据显示,昨日隔夜和7天回购利率均下跌1个基点左右,14天回购利率跌幅最大,下跌了38个基点至3.76%。

      据交易员透露,昨日隔夜和7天品种供给较为充裕,早盘就有机构主动减点融出资金。14天品种资金价格利率由于跌幅较大,成交量较前日增加了两倍。由于临近季末,不少机构未雨绸缪,1月期限跨季品种需求旺盛,资金融出有限。

      九月资金面预期仍趋谨慎

      从昨日跨季品种需求旺盛来看,随着季末、国庆中秋、月末“三点一线”的来临,季末因素对流动性的影响已经开始“抬头”。同时,国开行周二增发新一轮五期固息债中标收益率远高于预期,尤其是其中的七年期品种因流动性不佳,不受机构青睐,与十年期品种出现罕见“倒挂”。

      回顾历史,历年9月资金利率都呈现逐渐升高的态势。业内人士指出,今年9月资金面将呈现出“前松后紧”的格局。因为除了季节性因素施压9月资金面外,未来央票续发也将对市场造成扰动。

      一方面,伴随季末因素来临,央行逆回购仍未增量,反而缩量,显示短期内“紧货币”的思路并未改变,9月流动性难言乐观。另一方面,下周将再度迎来三年央票续发的时间窗口,回笼流动性可能性较高。

      数据显示,9月10日和9月27日,公开市场将分别面临1000亿元和50亿元的三年期央票到期,届时央行或对部分央票继续进行到期续作。

      不过市场也有好转的预期。市场人士分析指出,随着海外人民币贬值预期的放缓,8月外汇占款或出现超预期增加。此外,在机构作出充分准备之时,也许流动性届时不会过于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