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浩明
原先只为业内人士所了解的高频交易,因为光大证券“8·16事件”而受到了越来越多普通投资者的关注,也出现了更多争议。
所谓高频交易,是指投资者设计某种程序,在市场中利用交易对象价格上的波动,反复买卖以实现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由于这种交易频率很高,而且往往涉及一揽子交易品种,因此大都是通过程序化操作实施的。在沪深股市,因为实行的是“T+1”交易制度,所以高频交易还需要借助跨市场的形式来进行。显然,海外市场在上世纪末出现的较为成熟的高频交易模式,融合了现代金融与计算机技术,是金融工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今已成各大机构投资者的重要盈利手段,也是证券公司证券交易量的主要提供者。有数据显示,在美国股市的交易中,高频交易规模一度达到了60%左右。
前几年,随着ETF的发展和股指期货的推出,沪深证券市场也出现了高频交易,不少证券公司的自营部门以及一些私募基金等介入较多,最近也有一些公募基金对此跃跃欲试。光大证券的乌龙指事件,就是其自营部门的量化策略投资团队在套利操作时因为系统故障等原因而导致的。
高频交易有其特有的优势。证券交易中的盈利模式一般分为获取公司红利与股价的买卖差价两类。前者投资周期比较长,而后者则有可能是在短期内实现。高频交易在本质上是一种超短期交易,其投资逻辑是并不着重考虑投资对象的价值,只是从可能存在买卖差价的角度入手,利用期货和现货之间,ETF模拟值与现货价值之间的价差,通过快速买入又快速卖出的方式谋取差价收入。虽然就每次具体的交易而言,这种差价并不大,因为是在短时间内反复进行,累计下来收益也不低。特别是很多高频交易还是按套利模式对冲进行,所以在理论上其风险是可控的。特别是在平衡市格局中,通常能创造不俗的业绩,并且远远跑赢大盘。同时,这种交易对成交量的贡献很大,因此有些证券公司也将开展高频交易作为提升经纪业务市场占比的重要手段。仅从活跃市场的角度而言,也确实有其相应的作用。
但是,作为一种操作模式,高频交易客观上也存在不少缺陷。首先,偏重于短线操作,以寻找买卖差价为目的,这固然没有错,但与长期投资以及价值投资的理念还是存在差异的。过度提倡高频交易,显然并不合适。其次,高频交易使得成交量得以放大,有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但因为纯粹是基于投机目的流动,即谈不上价值发现,也谈不上资金的优化配置,很难对实体经济产生正面的影响,对于股市功能的正常发挥恐怕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其占比过大也非好事。第三,高频交易需要较高的技术含量,其本身的硬件与软件投入就不少,因此必然是一种少数人的游戏,如果管理不严,其操作行为也容易对其他投资者构成误导,成为弱肉强食的手段。因此,怎样在开展高频交易的同时维护市场的公平与公正,始终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海外老牌市场,高频交易经常受到各种舆论的抨击,这几年其规模也有所下降。特别是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后,一些国家监管当局更加强了对包括高频交易在内的各类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现在高频交易的市场占比普遍预计回落了30%左右,只有高峰时期的一半左右。在我国,高频交易还是个新生事物,但从一开始对它就有不同意见,特别是在没有实施“T+0”交易的条件下,高频交易本身就存在逻辑上的不足。在市场容量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其运行空间也备受质疑。光大证券“8·16事件”,更是暴露了其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使有关方面对此不得不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
毫无疑问,现代证券市场是需要高频交易的,但应适度发展,并且把风险控制放在首位。如果只是为了某个功利性的目的而盲目推广高频交易,那只能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对此,光大证券已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其教训应为有关各方牢牢记取。
(作者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