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对可以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应有的作用。进口在推动国内区际产业转移和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目前,我国的进口和进口政策难以适应这一要求,主要表现在:
1.进口结构难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一是进口政策目标定位不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着重强调进口对国内产业的竞争与冲击,进口政策的主要目标是调剂余缺和保护国内产业,或者是为了出口而进口。这种进口政策亟须进行功能转换,从促进贸易平衡转到充分利用全球市场和资源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上来。
二是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不高,对自主创新的推动作用不明显。具有显著技术外溢效应的资本品进口在我国货物进口中的比例较低,外资企业在我国技术进口中占主导地位,中资企业技术进口、消化与再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导致国内企业生产的高附加值产品远落后于外资企业,产业竞争力较弱。
三是进口及进口政策未能有效服务于内陆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进口比例严重失调,进一步加剧了区域间产业发展不平衡。对东部地区的进口政策优惠严重阻碍了加工业及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阻碍了我国区域间产业联动格局的形成。
四是生产性服务进口规模偏小、结构落后,未能对制造业升级产生有效支撑作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困难重重,表面看是制造业本身的问题,实质上则是服务业的问题,尤其是金融、物流、信息、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我国服务贸易进口无论从规模还是结构看都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2.进口仍以生产型为主,消费品进口不足
从中国的进口结构来看,中国的进口结构基本上还是生产型的。中国进口结构的生产型特征,表现为生产服务的进口商品比重始终占压倒地位,消费品在进口中的比重一直不高。由于多年来中国国内对进口奢侈品实行了高额关税,个别商品还需加征特别消费税,导致进口奢侈品价格大大高出周边国家(地区)和欧美市场。加之国内消费税和境外退税的存在,造成了同样的商品在中国境内的价格远高于境外价格的离奇现象。
据了解,除进口关税外,还有海关检测、进店检测等环节,销售过程中还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这使得境内奢侈品的价格一般会比原产地高出至少三分之一,直接导致中国内地大多数奢侈品购买力流向了境外。
增加消费品进口一是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特别是高端消费者的需求;二是可以引入一些新型的消费理念,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三是可以减少外贸顺差,促进外贸平衡,特别是可以促进西方经济世界经济的恢复;四可以是减少外汇储备,把外汇的金融资产这种储备转化成有形的实物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