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新闻·金融
  • 5:新闻·市场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财富管理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市场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有什么妙招能杜绝“乌龙指”闯祸
  • “乌龙指”事件事前风险控制——中国工商银行的解决方案
  • 光大证券“乌龙指”
  •  
    2013年9月6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研究·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研究·市场
    有什么妙招能杜绝“乌龙指”闯祸
    “乌龙指”事件事前风险控制——中国工商银行的解决方案
    光大证券“乌龙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光大证券“乌龙指”
    2013-09-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是沪深股市自开市以来因证券公司操作失误引起的最大一次市场异动。其经过大致如下:

      2013年8月16日11时5分8秒之后的2秒内,光大证券的交易系统生成并向上交所提交26082笔市价委托订单,累计申报买入234亿元市场权重股股票,实际成交72.7亿元。其后,光大证券又将18.5亿元股票转化为ETF卖出,并卖空7130手股指期货合约,对冲风险,其操作引起当日上证指数大幅异动,震荡幅度宽达6.6%。

      “乌龙指”事件发生后,坊间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多有猜测。光大证券自己发布的公告表示,“乌龙指”是由于其策略投资部门使用的套利策略系统出现问题所致。且不论这种解释是否合理,但如果该公司的金融市场交易系统能够控制敞口、限额等要素,那么,“乌龙指”事件应该没有发生的“土壤”。

      据悉,光大证券所使用的是某公司开发的高频交易系统。由于该系统能满足券商金融市场交易操作的基本需要,因此国内有多家券商使用该系统进行交易,甚至一些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商业银行也在使用该系统。所幸的是,光大证券使用的是其定制的软件产品,其余各家使用的并不具备高频交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