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资本圈生活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看的比做的多 国债期货昨交投清淡
  • 银华中证转债指数增强分级基金投资价值分析
  • 短线关注强周期股回暖
  • 资金大借“杠杆”炒蓝筹
  •  
    2013年9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看的比做的多 国债期货昨交投清淡
    银华中证转债指数增强分级基金投资价值分析
    短线关注强周期股回暖
    资金大借“杠杆”炒蓝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短线关注强周期股回暖
    2013-09-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德良 ○编辑 杨晓坤

      ⊙张德良 ○编辑 杨晓坤

      

      创业板综指创出历史新高之后,牛市效应迅速从产业预期转向政策预期,推动上证指数出现加速上涨,不过,这种乐观情绪容易被冲散。

      领涨的创业板综指已呈典型加速上涨特征,这是即将步入调整周期的信号。创业板综指上周的周涨幅达7.5%,明显偏离4-5%的常态区域,时隔仅一周便刷新本轮行情的最大周涨幅,与此同时,其月涨幅也同步加速。从领涨股的涨幅看,本轮行情至今累计涨幅超过5倍的比比皆是,其中,中青宝还实现了10倍涨幅,这是一轮超级大牛市的涨幅,也意味着中短期内继续大幅度向上拓展的能量衰弱。行业属性上,也清一色属于新产业,集中于泛文化传媒(移动互联),大方向符合国家产业方向。不过,也是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当估值泡沫一旦被刺破,其调整力量常常超出预期。当然,从技术分析角度看,创业板指数已经是一轮牛市,从长期趋势上看,这种牛市行情还会持续延伸。期间,上证指数会伺机跟随,预期9-10月间,上证指数会突破500日均线(2250点)点,随后确定突破是否有效。当上证指数一旦确定有效突破,将转向长期上涨趋势的建立。

      支撑牛市效应的投资主题开始继续进一步虚化,即从新产业迅速转向制度创新,使支撑股价上涨的因素进一步“虚化”,短期投机气氛上升。推动新产业主题转入炒作高潮的是几大新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如宽带中国、信息安全、智能电网等,出现了中国软件这类品种,短时间内股价直接创历史新高,也直接引发了相关新产业购并重组股的爆炒,如江苏宏宝。近期,这种新产业主题全面扩展至新一轮制度改革创新,上海自贸区试点首当其冲。紧跟其后的是农业用地流转改革预期,拥有大量农业用地的相关品种集体上涨。不过,所有制度改革,对于上市公司的影响不一定都是正面的。就估值而言,大多数改革并不会迅速实现或增加现金流,资产重估只是一个故事。这些改革政策预期之所以会刺激股价上涨,根源在于此前股价调整充分,绝对估值水平过低所致。

      低估值被迅速飙升的股价快速填平,当增量资金不断追逐时,估值压力就会再次浮现。而短期内资金面紧张的情形可能再度降临。外围环境并不有利,5月份以来,资本大幅度流出新兴市场已引发一些新兴经济体的货币贬值,期间,印度卢比兑美元跌23%,印尼盾跌16%,土耳其里拉跌15%,其股市也是剧烈波动。虽然近期人民币依然坚挺,但1-5月新增外汇占款持续下降,7月虽由负转正,但仍是下行趋势。上周,香港资本市场多空争夺力度加大,李嘉诚快速出售内地物业超400亿,而京沪苏杭惊现新“地王”,异象的深处是暗流涌动。9月末又是季末,“钱荒”或会重演。

      短期内各类做多动能正快速释放。信息消费、文化产业、节能环保等新产业主题会有大量弱势品种的补涨;而智能电网、健康服务等未被热炒的新产业会反复挖掘;航运物流、商业、金融地产等强周期转向全面回暖。历史经验证明,弱势群体的回暖总是十分反复的。短期侧重于传统产业的回暖,长期还是新产业的天下。(执业证书:S14506110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