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新闻
  • 5:公司
  • 6:互动
  • 7:研究·宏观
  • 8:艺术资产
  • 9:艺术资产
  • 10:股市行情
  • 11:市场数据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佳士得上海首战引关注
    内地拍卖行各打“算盘”
  • 佳士得“大拼盘”试探市场
    中国艺术市场格局酝酿巨变
  • “超级秀”华丽外衣下的谨慎试探
  •  
    2013年9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9版:艺术资产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艺术资产
    佳士得上海首战引关注
    内地拍卖行各打“算盘”
    佳士得“大拼盘”试探市场
    中国艺术市场格局酝酿巨变
    “超级秀”华丽外衣下的谨慎试探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佳士得“大拼盘”试探市场
    中国艺术市场格局酝酿巨变
    2013-09-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佳士得上海首拍日前落槌了。作为跨国拍卖巨头在中国内地举办的拍卖会,这并非第一槌,之前已经有苏富比去年和今年在北京的两度举槌。佳士得首拍虽然拍品仅40多件,但拍品的筛选却面面俱到,而其拍卖结果则再度显示了上海的优异禀赋:那些曾经令其创造了海派文化辉煌传统的包容性、创新性与国际化。

      为此,本报“艺术资产”推出这个专版,不仅对佳士得上海首拍作一番盘点,还采访了国内最重要的拍卖行以及上海本地的拍卖行老总,看看他们对这件行业内瞩目的大事是如何反应的,对中国艺术市场的前景有何看法。

      ⊙记者 邱家和 ○编辑 陈羽

      

      佳士得上海首拍端出了一个“大拼盘”——面面俱到,中西兼顾。这与其说展现了佳士得作为老牌跨国拍卖行近年来经过大幅转型,其营销手段已经足够灵活足够柔软,不如说正好预示着中国艺术市场正在酝酿巨大的变局,与时俱进是硬道理,即便如佳士得这样的国际巨头也不敢掉以轻心,更不愿意放弃任何可能性。

      拼盘:五味杂陈

      佳士得上海首拍,是一场饕餮盛宴:3天预展,3场公共论坛,3个佳士得学院的系列讲座,尤其是那3天的预展,古今中外的展品琳琅满目,除了首拍的作品外,还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多个主题的展览:一是书画、瓷杂两大板块将在香港秋拍的精品,以及西方现当代艺术板块将在纽约、伦敦拍卖的精品;二是配合私下洽购部门举办的主题展览;三是9月到10月正在进行中的两个网上拍卖所推出的安迪·沃霍作品与珠宝拍品。

      而这场饕餮盛宴的核心,则是佳士得为上海首拍所和盘托出的“大拼盘”:所有拍品加起来刚刚超过40件,却囊括了中国当代艺术、东南亚现当代艺术、西方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四大门类,还捎带上设计作品,以及洋酒、珠宝与腕表这三大门类的“新收藏”,可谓面面俱到。如果用烹饪的术语来形容,可谓五味杂陈、风味独特,倒也符合上海这个国际都会自中国近现代史以来一向所扮演的角色。

      当代艺术作为中坚

      尽管是拼盘,其实还是有主菜的,这恰恰是佳士得上海的核心业务:中国当代艺术。

      当前,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仍处在调整状态的弱市行情中,张丁元把12件作品分成4组穿插在整个专场中,经过了精心布局:目前市场活跃度特高之一的刘野、曾梵志与刘炜领衔:刘野的《天使之家》排列在第一组的第一件,率先开槌,结果是85万元起拍,180万元落槌;曾梵志的《自行车》,则列在第二组的第一件,以550万元起拍,780万元落槌;而刘炜的《幽兰》作为第三组的第二件,以180万元起拍,220万元落槌。

      这次拍卖最大的亮点是雕塑类与装置类拍品的出色表现:最显而易见地是隋建国的《衣纹研究系列》,由7件石膏、7件铜雕组成,950万元起拍,1000万元落槌。

      西方现当代作品吸引眼球

      西方艺术部分中,由安迪·沃霍尔打头的“战后与当代艺术”一组拍品,受到市场的追捧,如他的《钻石粉鞋》,以350万元起拍,400万元落槌;随后付拍的亚历山大·考尔德的活动雕塑《黑:2-2-6》,估价620万元起,落槌价800万元。另一件埃德·拉斯查的《水》,110万元起拍,130万元落槌。

      毕加索的《坐着的男人》作为全场的压轴戏,以400万元起拍而不负众望,经过马拉松式的竞投以960万元落槌。这件作品竞拍中全场有5位买家参与竞价。不过,另一件拍前也十分引人注目的乔治奥·莫兰迪的《静物》,500万元起拍后无人应价,成为全场唯一一件流拍的作品。

      “新收藏”表现各异

      洋酒、珠宝与腕表,这三大门类是佳士得与苏富比近年来在国际拍卖场上放手竞逐的领域,也是在香港异乎寻常地快速成长的品种。

      不过,这三类拍品都是全球化时代的新宠,对于关税和汇率十分敏感,这也是它们为何在以“自由港”著称的香港特别红火的原因。记者在拍前采访佳士得钟表部主管李殿馨女士,她透露,佳士得为这次首拍准备的10款钟表,都是按照香港的行情估价的,可见并未把关税的因素考虑在内。其实中国政府对这三类产品规定的高额关税,势必会成为买家参与的障碍,由此可见,舆论十分关注的上海自贸区,将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也许是被关税的阴影所笼罩,三大门类的拍品表现各异:全场领头的红酒,全部溢价成交。珠宝部分则由翡翠打头阵,一件翡翠弥勒佛摆件迎来全场第一个高潮,50万元起拍,一路竞价至550万元落槌;另一件翡翠蛋面戒指及耳环套装,170万元起拍,410万元落槌;两件拍品的高溢价,也许表明了翡翠国际行情的新动向。一件“缅甸天然鸽血红红宝石及钻石蝴蝶项链”,1700万元起拍,1800万元落槌,拔得全场头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