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新闻
  • 5:公司
  • 6:互动
  • 7:研究·宏观
  • 8:艺术资产
  • 9:艺术资产
  • 10:股市行情
  • 11:市场数据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岭南画派传人周波:
    还原“生活”之美
  • 墨与色的交响——陆春涛的水墨艺术
  •  
    2013年9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艺术资产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艺术资产
    岭南画派传人周波:
    还原“生活”之美
    墨与色的交响——陆春涛的水墨艺术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墨与色的交响——陆春涛的水墨艺术
    2013-09-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墨与色的交响

      ——陆春涛的水墨艺术

      陆春涛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就已在艺术圈崭露头角,尽管在之后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一度淡出艺术界,但在1990年代末复出之后,他就以众多海内外展览开始了新的艺术征程。

      陆春涛的水墨画融合了中国传统水墨写意精神和西方现代绘画美学观念,将色彩与画面构成作为水墨绘画的主旨,是西方绘画的色彩观和中国水墨精神相融合的产物。这种中西融合的水墨特征,让他的既有中国传统水墨的革新性又有现当代绘画的“国际性”。

      ⊙记者 唐子韬 ○编辑 陈羽

      

      近日,“墨之韵——陆春涛水墨艺术展”在意大利卡萨雷斯博物馆成功举办。这对于提高中国当代艺术“新种类”的影响力、中国当代水墨“走出去”与国际对话,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水墨的厚积薄发

      陆春涛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就已在艺术圈崭露头角,尽管在之后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一度淡出艺术界,但在1990年代末复出之后,他就以众多海内外展览开始了新的艺术征程。

      在当代水墨画家里,陆春涛是海外展览较多的一位。这让他的作品很早就进入海外藏家的视野,特别是在海外华人收藏圈中有着较高的声誉。在2005年以后,由于海外市场对他艺术的认可和良好的运作环境,他的作品在海外的成交价格与一些现当代中国画大师相当。

      近两年,随着创作量的增大和题材的创新,以及展览的不断推广,也让他的市场进一步扩大。而中国当代水墨市场大环境的火热情况,在艺术家本人看来,除去一些资金的炒作因素,对于当代水墨市场的主流价值来说,也是一次厚积薄发的机遇。

      

      当代水墨的“国际性”

      陆春涛的水墨画融合了中国传统水墨写意精神和西方现代绘画美学观念,将色彩与画面构成作为水墨绘画的主旨,是西方绘画的色彩观和中国水墨精神相融合的产物。这种中西融合的水墨特征,让他的作品既有中国传统水墨的革新性又有现当代绘画的“国际性”。

      文化交流的前提是语言的沟通,艺术同样如此。20世纪是东西方绘画语言激烈冲撞的时代,林风眠、张大千、徐悲鸿等一代大师,吸取了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精华,革新水墨程式的传统,为中国绘画发展开辟了一条广阔的出路。陆春涛正是沿着这条路径不断前行的画家之一。

      陆春涛的水墨作品,借鉴了西方抽象绘画美学,将色彩和笔触作为构成画面主体因素,在笔墨的文化传承与当代图像的变化之间构筑了理解的桥梁。这也使他的绘画获得了沟通中西艺术的“国际语言”。

      意大利策展人阿德里亚诺·马达罗曾如此评价他的作品:“陆春涛作为中国水墨艺术家,他的作品展现的是水墨艺术的东方美学意境和融合西方、当代开拓式的创新。”同时他认为,“(他)为当代艺术多元并举的局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研究范本”。

      东西方美学与视觉审美的融会贯通是陆春涛绘画的一大特点。在他近些年的创作里,他大胆地借用了西方抽象表现主义,消解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程式,通过水、墨、色的调配与融合,创造出更具当代审美特征的画面空间。在他的绘画里,传统绘画中的“虚实相生”,被更具空间层次的墨色经营所填满;“墨分五彩”,则让位于色彩与笔触的丰富写意;“气韵生动”的含蓄意境,则变化为当代人复杂情感的直接表达。

      以陆春涛为代表的一代当代水墨画家,正在把当代水墨画作为中国文化的新形象,呈现于国际文化舞台,成为文化交流与对话的良好媒介。

      

      当代水墨的“海派力量”

      如今,中国当代水墨是以“60后”水墨画家为主力军。陆春涛作为其中的一员,近些年来一直活跃于国内外水墨画坛,他对水墨艺术的创新与发掘,也使他成为这一代水墨画家的中坚之一。

      作为1960年代出生于上海的艺术家,陆春涛的水墨创新之路,处于新潮美术运动风起云涌的1980年代,此时的“海派艺术”也正处于百年变革之中。

      陆春涛的水墨艺术,是在继承海派水墨的生活化写意精神的基础上,在中国古典绘画的诗画意境中融入当代人的激越情感,或是以斑斓的色彩突破文人传统的淡雅安然,以丰富的水墨层次强调材料质感,再或以墨色笔触构成画面的整体效果。所有这些,都是画家在吸收了西方近现代绘画美学精髓之后的一种流变。“中国式”、“当代性”、“国际化”这些看似笼统的标签式词语在用于形容他的绘画语言的时候,都能找到具体的特征。

      在陆春涛看来,“海派绘画”在当代,并无统一鲜明的特征,而是真正的“海纳百川”。但“海派画家”由于地域文化因素的影响,往往更加具有阴柔唯美的气质,与北方绘画比较注重宏大主题不同,他们的艺术更关注生活与自我。

      作为新一代“海派画家”,陆春涛的水墨画更加注重画面效果,他的水墨画具有画面的整体感。他的创作过程与传统的“意在笔先”不同,水墨图像的形成,往往是画家更加注重绘画过程体验的结果。

      他的水墨画面的构图与形成并非在用笔之前就已“成竹在胸”,而是在过程中逐渐形成。这既符合中国传统的“写意”精神,又符合近现代艺术中的体验美学。这种美学层面上的“中西古今”的融合,充分体现在陆春涛的水墨画面之中。

      批评家管郁达在其名为《陆春涛的水墨之变》的文章中如此评价:“在陆春涛看来,水墨的魅力不仅来自画面所传达的意境和品格之美,更让他迷恋的是与笔墨交流时所留下的‘手语’痕迹,而这‘痕迹’正是艺术家情景交融后的心灵写照。”

      

      《荷塘》系列作品赏析

      《荷塘》系列是陆春涛的一批新近的题材创作。“荷塘莲花”这一中国经典文化符号,在陆春涛的笔下,被诠释得更具有情感复杂多变的现代气质。在艺术家看来,荷塘既是自己日常生活的雅兴所在,又承载了诗画意境的文人情怀。

      陆春涛的荷塘,有着江南氤氲的气息。烟雨之中,水中摇曳的荷花、荷叶,有着自己的品格与心情。画家在这里成为丹青诗人,将自己性情注入于荷花之中。这微风细雨中的水中仙子,成了画家最好的灵魂寄托。

      丝雨中荷塘所呈现的朦胧优雅的气质,正适合用水墨的层层晕染来表现。无论是盛开还是枯败,荷总是保持了一丝圣洁和桀骜。在墨色层叠之中,荷的生机隐约毕现。画家用突破传统的大胆用色、用笔和构图,恰当地呈现了“雨荷”的特质,让水墨晕染下的诗情画意有了当代精神。

      正如画家自己所说:“雨荷只能用水墨来表现。笔尖划过宣纸,浅浅晕开的色彩仿佛是池水乍起微澜,宣纸吃饱了墨,变得愈加柔软深沉,仿佛真能力透纸背似的。浓淡深浅、层次分明,笔触的每一次变化都加深了画面的张力,同时,也让荷的个性愈加鲜明起来。艺术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差别只在契合与否而已。至于雨荷,最完美的表现方式大概便是水墨一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