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读图
  • A7:基金·焦点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特别报道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特别报道
  • A16:基金·海外
  • 全球艺术品市场在九月份开始复苏
  • 长假各艺术区人满为患
    艺术消费成市场推动力
  • 香港“三国演义”:路线之争凸显市场预期分歧
  • “亿元时代”:天价纪录背后的指标性意义
  •  
    2013年10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艺术资产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艺术资产
    全球艺术品市场在九月份开始复苏
    长假各艺术区人满为患
    艺术消费成市场推动力
    香港“三国演义”:路线之争凸显市场预期分歧
    “亿元时代”:天价纪录背后的指标性意义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香港“三国演义”:路线之争凸显市场预期分歧
    2013-10-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邱家和 ○编辑 陈羽

      

      2013秋拍的第一轮拍卖于国庆长假期间在香港上演。身在香港主场,跨国拍卖巨头苏富比自然当仁不让,借“亚洲40年”大庆大做文章,取得优异成果;而杀到香港客场挑战的嘉德与保利更是锋芒毕露。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面对香港营运成本昂贵的压力,选择了不同的路线,这对市场未来的发展尤其显得意味深长。

      

      嘉德保利锋芒毕露

      中国嘉德与北京保利在香港的这一轮都是第三场拍卖会。他们在这次拍卖季中最引人注目的安排,是针对苏富比的精品策略,也都特意推出了面向高端买家的精品专场与苏富比展开“贴身”竞争:嘉德隆重推出“大观——香港之夜”,将其在北京主场的汇集高端精品并已届成熟的夜场品牌“大观”推广至香港市场;而保利则推出了“中国艺术重要专场”。

      两家公司的专场也各有异同。相同点都是门类齐备,不同点也十分明显:嘉德的“大观——香港之夜”主题突出,以“宫廷艺术”为主线,拍品少而精,仅17件,取得成交比率82%、成交总额1.4亿港元的成绩。其中,宋理宗《楷书浅沙流水联句》册页,经过数轮竞投,以4255万港元拔得全场头筹,另外一件南宋杨皇后杨妹子《楷书清凉境界七绝》也以2357.5万港元成交;《秘殿珠林》著录的张为邦《下元灵佑图》以3335万港元成交;瓷器工艺品部分,“清乾隆‘自强不息’蹲龙钮碧玉玺”,以1725万港元成交;家具部分则有皇家重器“清中期·紫檀有束腰马蹄腿三屏风式罗汉床”,以483万港元成交。

      而保利在“中国艺术重要专场”的做法与嘉德明显不同,举凡今年保利香港秋拍推出的各大项目都有作品选入,甚至包括手表、珠宝门类的精品,也不像嘉德那样选择宫廷艺术作为主题。结果,古代书画部分中,董邦达作品《西湖十景册》以3000万港元成交,打破董邦达水墨作品拍卖纪录;近现代书画中张大千《观音大士》以1265万港元成交;现当代艺术方面吴冠中的《野菊》成交价为1000万港元。整个专场拍出2.38亿港元的总成交额。

      

      苏富比用足主场之利

      今年恰逢苏富比登陆亚洲40年。在这次拍卖会上,苏富比围绕40大庆大做文章,推出了超级拍品阵容,拍卖成绩也是超常发挥,刷新了拍卖史上的一系列新纪录——

      总成交额近42亿港元,创国际拍卖行在亚洲历来最高总成交纪录;

      一尊“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刷新中国雕塑世界拍卖纪录,以2.36亿港元成交;

      曾梵志一幅油画《最后的晚餐》刷新当代中国艺术家作品拍卖纪录,以1.8亿港元成交;

      一枚号称“拍卖史上最大钻石”的118.28卡拉椭圆形D色无瑕钻石,以2.38亿港元成交;

      20世纪中国艺术部分两场拍卖,总成交额也刷新二十世纪中国艺术拍卖纪录,达7.5亿港元。

      

      路线之争凸显市场分歧

      在挑战苏富比的同行竞争中,嘉德与保利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和进攻路线。保利香港董事赵旭在拍卖现场向记者强调,保利的策略是对苏富比展开全面的攻势,因此这次香港秋拍推出13个专场,预估价近7亿元。对此,保利书画主管李雪松则表示,赵旭这样“大干快上”的策略,也许抓住了市场调整期难得的发展机遇。保利香港的拍卖结果,似乎印证了赵旭的预测,拍卖总成交额接近10亿港元,高达9.86亿港元。

      而嘉德香港虽然在这次秋拍成功推出油画板块的新专场,还成功举办了“大观——香港之夜”,但拍品与专场的数量受到严格的限制,拍卖成交总额也仅为5.1亿港元。书画是嘉德最具优势的板块,其书画部主管郭彤女士对记者表示,嘉德在香港的策略是不求量,因为在香港做拍卖不可能复制北京模式,必须顺势而为。

      她强调,香港毕竟是苏富比、佳士得两大巨头经营了40年的成熟市场,买家卖家也最有商业道德、法律观念与收藏传统,在这里做拍卖没必要也不可能短时期冲刺,只能慢慢来。嘉德不是要占领哪里,而是要根据市场特点想办法挖掘新的需求,不仅针对香港本地的买家,还要针对内地买家,了解他们的需求。

      嘉德秉持这样谨慎的战略,也与他们对市场趋势的判断有关。郭彤在拍前就对记者预测,秋拍结果会继续春拍的趋势,不会有大的涨幅,张大千、齐白石等大家的作品价格会继续盘整,二、三线艺术家则各有锋头。因此在书画拍品征集中会避免5000万元以上的价位。她还表示,在艺术市场上,“好的时候”会突如其来,“坏的时候”也是如此。他们对市场的判断来自客人的反应,今年还看不到市场会大涨。有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市场上顶极藏家并没有增加,“带头大哥”还是那么几个,能否带动大盘,还是个问号。

      其实,连嘉德董事副总裁胡妍妍都曾经对记者表示,艺术市场会在近年里出现一波大涨。不过,嘉德与保利还是有“路线之争”,而这正反映了当前艺术市场的处境:这波大涨什么时候会出现见仁见智,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