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广告
  • 4:艺术资产
  • 5:艺术资产
  • 6:财经新闻
  • 7:公司
  • 8:市场
  • 9:市场
  • 10:评论
  • 11:特别报道
  • 12:专版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海外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封面文章
  • A11:基金·专访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人物
  • 寻求性价比
    更优的投资
  • 资金寻思落袋为安
    基金关注估值切换寻求确定性机会
  •  
    2013年10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基金·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基金·市场
    寻求性价比
    更优的投资
    资金寻思落袋为安
    基金关注估值切换寻求确定性机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寻求性价比
    更优的投资
    2013-10-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闻静

      

      前段时间新兴产业呈现出鸡犬升天、一片繁荣的景象,彼时市场上流传着一句笑话,“谈估值,你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在业内一位较为资深的基金经理看来,这句笑话背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只注重基本面趋势而忽视估值的现象。

      而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各个环节都有“性价比”这个基本规律在运转。同样,在股票市场上,性价比规律最终都会显灵,这也是历史上巴菲特、彼得林奇、约翰聂夫等风格迥异的投资大师都能实现优异业绩的原因。

      正如汇添富基金股票投资副总监陈晓翔所言,在股市中,Tenbagger的故事总是令人热血沸腾无限向往,而一年隐含收益率约15%的价值股则显得过于平常乏人问津。过去两三年间,上述现象在A股市场愈演愈烈,价值股不断被抛弃而成长股愈来愈受追捧。但实际上,能够保持十年15%以上复合收益率的投资者已足以进入顶尖的国际投资大师的殿堂。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寻找高回报的成长股固然是成功的重要途径,而精心挑选质优价廉的价值股,同样可以实现良好的投资效果。

      在A股市场近年来极度追捧新兴产业与成长性的氛围中,仍处于合理估值区间的优质成长股变得越来越稀缺,与此同时,一些优质的价值股却体现出越来越好的安全边际和性价比。

      在当前的时点,陈晓翔认为,在股市的廉价地下商场捡拾被投资者抛弃的优质价值股,看似简单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投资策略。

      而一向偏好价值股投资的上海重阳投资认为,创业板的疯狂是一场虚幻的盛宴,与美国2000年前后的科网泡沫没有本质区别。投资者深信旧经济模式和周期已经结束,市场情绪高涨地追捧新兴成长、题材概念,相关股票在很短的时间内鸡犬升天。目前创业板指相对上证指数走势严重偏离,是个标准的大泡沫。

      “纵观国际金融史,A股这次泡沫的形成只是历史重现。在经济增速下台阶、新领导层着力调结构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渗透多重背景下,电子、传媒、环保等新兴行业受到资金追捧。业绩爆发式增长,估值以更大幅度扩张,创业板成为投资时尚。高估背景下,上市公司动不动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为了配合解禁,公司不断释放超预期业绩。市场情绪高涨,只要和传媒、手游沾边的股票就能上涨,更多的投资者不惜追高买入。投资逻辑和热情不断得到验证和强化,券商开始创新估值方法,让当前的价格看起来非常正确。但是泡沫终究要破灭。”

      事实上,前期市场对创业板传媒板块外沿式收购、兼并给予过高预期,但从已公布的业绩情况看,增长并未达到前期目标。加上市场风险偏好正在发生变化,担心通胀上升较快、流动性没有出现明显的放松信号,导致近期市场开始调整。

      作为股市投资者,考虑成长性与估值的匹配是非常重要的。当成长股和价值股的估值差异已经拉大到前所未有的地步,或许,应该更多考虑一下性价比明显占优的价值股的投资机会。